熱門:

2020年2月1日

尹子軒 EJ GLOBAL plus 信觀點

保守黨自High 貿談籌碼實無幾

1月31日不是脫歐「大功告成」的日子,它不是英歐之間談判的終結,甚至不代表英國完全脫離「無協議脫歐」的風險──它只是英國和歐盟第一輪,也是最容易一輪交手結束的日子,代表歐盟從英國一而再再而三的延期中解脫,而倫敦政府接下來的日子,將會是一課持續的震撼教育,英國將學習如何以一個「規則遵從者」的中型歐洲國家,而非「規則制訂者」的身份,去與歐盟和中美等貿易超級強國打交道。

保守黨鷹派對於「徹底脫離歐盟規管」,希望以去規管化增加競爭力的想法,注定和歐盟堅持雙方必須在規管上保持公平談判原則牴觸。然而,脫歐協議框架的時間規限,加上懸殊的綜合國力,新的英歐關係談判的天平一開始就向歐盟傾斜。

妄想無協議脫歐當王牌

首先,從脫歐協議本身談起。約翰遜政府訂下談妥脫歐協議的緩衝期僅到2020年底為止,就算屆時雙方仍未達成自貿協議,英國亦將自動「無協議脫歐」。也就是說,英國不但未有真正脫離所謂「無協議脫歐」的災難,更是只剩下短短11個月去和世界三大經濟超級強國之一的歐盟,商討一個自貿協議。這個時間上的限制有兩個客觀效果:第一,雙方基本上都放棄談判一個較為全面,包含細則複雜的服務業自貿協議,也就是說,佔英國GDP八成的服務業將不會被包含在這一輪協議中。

第二,和脫歐協議的談判一樣,歐盟仍然牢牢地將談判的時間表握在手裏。正如約翰遜在與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會面後發表的聲明,指雙方將在1月31日分手後,馬上開始「加拿大式(指CETA,The Comprehensive Economic and Trade Agreement)自由貿易協議的談判」。不談歐盟和加拿大之間的關係遠比不上英國和歐盟之間的貿易聯繫,CETA這個選項曾經遭到歐盟勞工團體詬病,指雖然雙方同意在勞工法上達成一致水平,以保障歐盟工人不被加拿大政府以減低勞工保障導致不公平競爭,但卻仍然缺乏適當制裁手段去確保規管符合協議。經由歐盟和加拿大花了7年時間談判的CETA條約全文有1500頁,卻依然存在爭議,可見這些問題不但可以確保同樣會在英國和歐盟之間的自貿協議談判中重演,同時以英國緩衝期剩下的那點時間,恐怕連獲得不完美的協議也是奢望。

雖然協議存在一個一次性延期兩年的選項,但該條款必須在2020年7月前由英方申請並獲得布魯塞爾同意方生效,而從約翰遜日前一再表示他甚至考慮立法禁止延長緩衝期的舉動來看,正代表保守黨內部鷹派主流仍然以為可以用無協議脫歐作為籌碼,以要挾布魯塞爾屈服。然而,英歐在脫歐協議談判34個月中拖拖拉拉間完成大半,故伎重施,還有效嗎?

在時間表的控制又一次被掌握在歐盟手裏之際,保守黨鷹派似乎依然是以取悅本土選民的民族主義情緒為主要目標,仍然在漠視客觀事實地自言自語着。歐盟在談判開始前的「出價」可以說是相當君子;英國可以從歐盟手上獲得零關稅,無上限的自貿協議──條件是雙方在規管上,尤其是國家產業補助、勞工法、稅務,以及環境保護等四大範疇中和歐盟處於同一水平,亦即所謂的「Level-playing field」,以防不公平競爭。

財相斷言不依歐盟規則

然而,這就和保守黨政府贏得選舉後意氣風發的發言直接牴觸:在1月接受《金融時報》訪問時,財相賈偉德(Sajid Javid)被問及會否協助英國工業迎合歐盟的規管時,他斬釘截鐵地表示英國和歐盟將「不會有一致規管」,「英國將在2020年底脫離單一市場及關稅聯盟」,還有英國將不會是「規則遵從者(Ruletaker)」。

然而,英國有條件不做賈偉德口中所講的Ruletaker嗎?以英國汽車業為例,八成英國製造的汽車都是出口,其中一半直接銷往歐盟成員國,另外四分之一銷往與歐盟有自貿協議的國家,顯然英國目前並沒有貿易夥伴能吸納輸往歐盟的汽車。

英國迄今獨立簽訂自貿協議的最大夥伴是南韓,而她和英國的貿易總量僅佔聯合王國貿易的1.1%──而這個協議還不是永久性的,雙方同意兩年內重新談判,作為應付英國脫歐的後着。目前英國政府從上至下似乎仍然滿足於擊倒了毫無魅力可言的工黨,繼續保守黨自脫歐公投以來、不斷讓支持者吸食民族主義興奮劑吹捧出來的「政治概念股」定位──客觀事實仍需放在一邊。但不用焦急,7月需要延長緩衝期的時候,這些礙事的事實就會重新出現在保守黨的面前,直到下一次死線來臨。

英國脫歐看似終成定局,但整個進程中,最大直接受益者不是歐盟也不是英國國民──而是領稿費的評論者:畢竟保守黨重蹈覆轍愈多,下筆的工夫就愈少啊。

尹子軒_香港國際問題研究所歐洲研究主任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