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6年10月29日

尹子軒 EJ GLOBAL plus 信觀點

諾基亞隕落 創新科技全國發芽

諾基亞(Nokia)曾在世界手機生產商中獨佔鰲頭,2000年公司的市值高達3000億美元(約2.4萬億港元),在最高峰的2007年一度佔有全球手機市場超過四成市場份額;芬蘭經濟研究學院(The Research Institute of the Finnish Economy, ETLA)的研究也指出,諾基亞在1998年到2007年之間貢獻了芬蘭四分一的經濟增長,可以說是隻手把芬蘭送上世界舞台。不過,在蘋果和Google Android智能手機推出後,諾基亞的守舊政策使它辛苦建立起來的硬件優勢消失殆盡。根據財經雜誌《福布斯》的估算,它今年的市值不過346億美元。它的隕落,對於芬蘭卻未必是壞事,反而是這個北歐小國2011年開始成為北歐以至全歐洲最蓬勃的科技重鎮的契機。

人才化整為零 重新洗牌

作為一個北歐小國唯一的世界級企業,諾基亞對於芬蘭最大的貢獻,在於為這個國家帶來來自全球各地的精英。2007年起,在諾基亞的優勢逐漸被新興起的智能手機生產商蠶食,但它隕落的同時也釋放了一大批人才,為芬蘭的高科技初創公司提供了豐厚的人才儲備。

芬蘭學者Mika Pajarinen及Petri Rouvinen在2013年的一份研究表示,2008年到2010年這3年間,有五分一從諾基亞出走的員工轉到總員工數目少於50人的小型新創公司任職,為後來芬蘭科技界崛起提供了充足的養分。自2011年起,在諾基亞頹勢愈來愈明顯,在它孤注一擲的摒棄自家研製的軟件系統,轉而與微軟合作的時候,這個曾經雄霸一時的手機生產商亦開始為離職員工提供創業種子基金。

這個名為「Nokia Bridge」的「孵化器」計劃,向每位在公司重組過程中被革職的員工提供最多的15萬歐羅(約126.8萬港元)種子基金去發展自己的企業。這個計劃原意是為諾基亞的新平台注入新發展元素,以及代替遣散員工,但在2014年諾基亞將手機生產業務售予微軟並退出手機市場後,這計劃卻成就了芬蘭高科技產業的骨幹。

諾基亞自己的孵化器計劃,加上芬蘭政府專為支援新產業而成立的創新科技局Tekes,令到芬蘭擁有全歐洲一些最頂尖的高科技企業,當中有創造出著名手機遊戲《憤怒鳥》的Rovio Mobile和去年僅以180位員工創造出手機遊戲《部落衝突》,藉此賺取接近10億美元核心盈利的Supercell等先行者,亦有將為重量級遊戲Final Fantasy XV提供3D技術的Umbra等等新生代公司。這些成果跟早年諾基亞在芬蘭科研方面的投資不無關係。

芬蘭學者Jyrki Ali-Yrkk和Raine Hermans的數據指出,在2001年,還在黃金時代的諾基亞為芬蘭全國提供了接近三分之一的科研預算,如果只計算私人企業來源的話更達全國47%。作為一個商業上的龐然巨物,當時的諾基亞一方面利用和公共機構的合作獲得社會資源,從而取得科研成果獲利,另一方面又成為橋樑,將全球最先進的技術經由大學系統回饋芬蘭社會。雖然今日的諾基亞已經今非昔比,但在2015年,它依然投入了超過22億美元進行科研計劃。芬蘭政府投入到科研的資金和GDP的比例,時至今日在歐盟依然與她的北歐鄰居瑞典和丹麥一起位列三甲,芬蘭政府從和諾基亞多年來合作的經驗和投資得來的,是一個具有長期可持續性的科研環境。

的確,諾基亞的隕落曾嚴重衝擊芬蘭的經濟, 但是作為一個邊陲小國,芬蘭重新奮起的經驗卻可以讓為過分依賴某一大企業的其他小國學習:產業強盛的關鍵是在於怎樣利用這些跨國企業去滋潤和帶動行業內的進步,在這些企業老去後國家獲得健康而可持續的經濟生態,才最為重要。

尹子軒_香港國際問題研究所歐洲研究主任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