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6年5月5日

蔡玉珠中醫師 健談養生

防禦春季流感

在報章上,不時有報道關於大人或小孩子因感染流感或其他病毒而出現嚴重感染及死亡的個案。有人慨嘆這世界的病毒愈來愈「毒」。中醫卻認為這是合乎氣候的現象。春季溫暖多風,最適合於細菌、病毒等微生物的繁殖和傳播。中醫認為,春天的氣候變化無常,人體皮膚肌理逐漸變得疏鬆,風邪特別容易乘虛而入,引發外感,即西方醫學稱的呼吸道感染。

從中醫角度,春季感冒以風熱、風寒為主。風熱感冒是風熱之邪襲表,肺氣失和所致。如果平時吃太多帶有「上火」的食物,人的體質就會有不同程度的脾胃濕熱或胃肺積熱症狀。有這樣體質的人一旦着涼,便會患上風熱感冒。而勞累和經常熬夜也是病因之一。其症狀多為咽痛、喉乾、鼻乾、大便乾澀、小便偏黃等。治療以清熱利咽、辛涼解表為主,常用桑葉、菊花、薄荷等中藥。平素體質虛弱易受涼的人,則較易感染風寒感冒。風寒之邪外襲,肺氣失宣所致。其症狀為惡寒、發熱、頭痛無汗、周身痛、鼻塞流清涕、咳嗽痰白等。用藥以辛溫解表最為適宜,如防風、蘇葉、麻黃等散寒中藥。如果發病初期只有少許鼻水或鼻塞,沒有喉痛,伴有怕冷等較輕微症狀時,可取生薑3片、葱白1段、防風3錢,將所有材料剪碎,洗淨,放在保溫杯的茶隔內,注入500毫升沸開水,蓋上杯蓋,泡15至20分鐘即可飲用。可解表散寒、發汗,表邪隨汗出而解。

溫運氣血 扶正祛邪

春季感冒的防禦關鍵,在於提高自身的免疫力和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如陽氣虛弱的老年人,對寒邪的抵抗能力下降,可採取溫灸。方法是將艾條點燃的一端靠近穴位,距皮膚約2吋處, 進行施灸以局部有溫熱舒適感、稍有紅暈為度。兩天一次,以溫運氣血,疏通經絡,扶正祛邪,達到防治疾病和保健的目的。選穴位主要是背部大椎穴、風門穴、肺俞穴、足三里等穴位。就春季陽氣開始「升發」這一特點,應多進食一些疏散表邪、清熱解毒的薑、葱、蘿蔔等以及補血益氣的紅棗、蓮藕、百合等食物;平時多煮排毒清火的湯喝,如綠豆湯、銀耳、蓮藕排骨湯等,能有效幫助人體排毒下火氣。清淡少鹽、容易消化的飲食為主;每日早晚、餐後用淡鹽水漱口,以清除口腔病菌。此外,堅持進行體育鍛煉,如散步、練太極拳等運動,提高機體的禦寒能力。

www.Healthin.com.hk

隔周四刊登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