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2月25日
腺樣體也叫咽扁桃體或增殖體,位於鼻咽部頂部與咽後壁處。出生後,它會隨着年齡的增長而逐漸長大,2至6歲時為增殖旺盛的時期,10歲以後逐漸萎縮。腺樣體肥大其中一個原因是炎症的反覆刺激而發生病理性增生,從而引起呼吸道阻塞,並出現張口呼吸的症狀,尤以夜間加重,睡眠打鼾、睡眠不安,嚴重時可出現呼吸重複性暫停等。中醫會將以上徵狀歸類為「鼻窒」或「痰核」範疇。中醫認為腺樣體肥大涉及到的臟腑主要是肺、膀胱、脾、腎。因肺開竅於鼻,當鼻塞不通時多為風寒侵襲膀胱經。疾病遷延不癒,會導致脾腎虧虛。
養大於治
中醫認為本病的防治原則:以養大於治, 故採用的方法包括食療、按摩、中藥。一、食療方案:首先所有上火、補氣的食物都要少吃;河魚、河蝦等盡量不吃;要停掉一切寒涼的食物。只吃性平、性溫的食物,如豬肉、雞肉、泥鰍,水果吃新鮮時令的水果;每周吃2至3次鱔魚或喝鱔魚湯,鱔魚與其他魚類不同,有補血、補腎、抗過敏的作用明顯,補而不燥;如果遇到有上火症狀時,切四分之一的蘋果煮水喝,能去虛火又不傷身體;要鼓勵孩子多喝白開水,不要喝甜的飲料。二、按摩的方案:根據《小兒推拿學》的穴位分布選穴,如清肺經(無名指掌面)300次,由指根推向指尖、並以指按揉合谷穴1至3分鍾、小兒推拿清天河水200次;如果小孩容易便秘則加清大腸(食指橈側緣)200次,由指根推向指尖、推下七節骨(第四腰椎至尾骨)300次、順時針摩腹3至5分鐘;雙手搓熱,然後溫熱腎俞;點按太溪、湧泉穴各一分鐘,以養陰清內熱;揉足三里每天5至10分鐘,健脾益氣。三、建議中藥治療:炙麻黃5克、辛夷花6克、白芷6克、蒼耳子5克、浙貝6克、太子參12克、瓜蔞仁9克、茯苓9克等,隨病辯證加減。若是脾氣急躁者可導致引起心肝火旺,肝氣鬱滯等表現,需要疏肝解鬱,清心除煩。
總括而言,中醫防治腺樣體肥大最主要以調節飲食, 清肺、大腸之熱,還配合溫腎、養陰等,並且要堅持,不可偏離。在冬天也需要多出去活動,做好防寒保暖、多曬太陽。夏天少吹空調,睡覺時要薄被子蓋肚子,避免受涼。但願孩子免受腺樣肥大之苦。
隔周四刊登
訂戶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