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3月19日
到了三藩巿數天,時差問題倒不算嚴重,因我在香港本來已睡得很晚。這次美國之行三分之二為度假,三分之一才是公事。上周五在三藩市和San Jose開了幾個會,也有點得着,但最有趣的是午餐,專誠去了Creator、號稱世上首家由AI(人工智能)機械人當廚師的漢堡包餐廳。我也是幾天前在香港的一次會議上才知道,原來是一位做VC(創投基金)的朋友也有份投資。
Creator暫只有一家店,開業逾半年,生意仍超級好,早上11時半已排長龍。老實講,服務有點混亂,也不見得省減了多少人手,但勿輕視Creator為純綽頭,其出品味道非常不錯,肯定勝過Shake Shack。據知絞肉方法十分考究,是按肉的直紋切割,解釋是更適合人類門牙的上下動作,做法跟三星餐廳The Fat Duck相同。煎爐內有11個溫度感應器,AI運算程式處理每塊漢堡肉餅都不一樣,確保全部煎得外香內嫩;機械人亦精準控制調味,把十多種醬料作選配混合。此外,更關鍵的當然是價錢,招牌漢堡只賣6美元,幾乎比「老麥」更便宜,性價比超標,難怪生意那麼好!
我相信暫時Creator志不在賺錢,跟各大VC支持的所謂High Tech初創企業一樣,主要目的是圈錢而非賺錢,這對其他殷實傳統競爭對手極不公平!最佳例子包括Uber和Lyft,均是以本傷人,簡直有反競爭嫌疑,它們的經營模式在全球多地皆涉違法,但無礙估值高達數百億甚至過千億美元,故兩家都在搶先IPO。試完Creator,回港後我給做VC的朋友一點意見,宜盡快多開分店,尤其應搶先登陸上海、北京等中國城市;希望也不忘香港,因為不可低估內地的抄襲能力!
長春藤大學醜聞啟示
上周講到美國正面對一個大難題,總統特朗普極可能犯了大量嚴重罪行。雖然理論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所謂天子犯法與庶民同罪,但如果你真的完全相信此話,實在太過天真了。
近日美國多家超級名牌大學鬧醜聞,包括耶魯、史丹福等大學,懷疑部分教職員,例如耶魯女子足球隊教練,收受利益預留校隊位置予某些申請入讀學生,這對成功獲取錄有頗大幫助。迄今已有超過50人被捕,包括協助申請名校的顧問(每筆收費高達200萬美元或以上)、大學教職員和不少名人家長!幸而暫時未有學生被捕。
教職員收受利益變相賣學位當然不該,亦屬犯法行為,但長春藤名校一直都存在「legacy admission quota」(校友子女入學配額),這又算什麼呢?有分析指這些願花一二百萬美元於所謂「顧問費」上的人,只屬中產新貴,真正有錢的老牌家族,一出手便是捐圖書館、運動場或科研中心之類,動輒上千萬甚至過億美元。分別只在於直接捐給學校,而非個人,就馬上變成合法、公平?
再者,連銀行都有「too big to fail」的問題,理由是擔心一旦某大銀行倒閉,將產生連鎖骨牌效應令其他同業和公司客戶關門,甚至觸發系統性金融危機。從前大家只是懷疑背後有此情況,但政府不會承認,事關非常不公平,但在10年前GFC(金融海嘯)時,連美國財政部部長和聯儲局主席也親口承認確有「too big to fail」的醜陋現實。GFC過後,雖然理論上世界各地的銀行監管更嚴格,資本比例要求也提高(這或將成為提前停止QT的藉口),並罰了各大銀行不少錢,但銀行仍不停合併(德意志銀行和德國商業銀行正在傾),規模不斷擴大,誰敢說已徹底解決「too big to fail」的問題?!
因此,如考慮公眾利益之下,商業上竟然有「too big to fail」現象,那政治上,也勢必同樣有「too big to jail」的情況,亦是出於公眾「利益」此大前提(不過,到底怎樣做才真正符合公眾利益又是另一回事)。
特朗普明顯為美國帶來了一個非常頭痛的「too big too jail」大難題,已知其潛在可能罪行包括:違反選舉捐款、妨礙司法公正、濫用權力、恐嚇證人,以及唆擺他人作假證供等;所用招數極似黑手黨,可能也觸犯了racketeering(有組織犯罪);與其家族商業行為有關的問題可能更多,包括收受外國利益輸送(尤其華盛頓的Trump Hotel)、多年來大量瞞稅、訛騙銀行和保險、洗黑錢等。
佩洛西不彈劾有苦衷
最嚴重的指控當然是特朗普有「通俄」嫌疑。聽起來很大罪,是否即是叛國(treason)?如是者,不論在任何國家都是最高罪名,比謀殺更嚴重,在美國是可處以極刑的!中世紀英國有一種極刑叫做「Hanged, Drawn and Quartered」,把戴上鐵鎖的罪人用馬拖着遊街至公眾刑場,先問吊,同時生劏剖腹抽出內臟和切除性器官,再當面燒掉,最後肢解,斬下首級和手腳,掛在城牆上以儆效尤。這個極度殘酷的刑罰(可媲美滿清十大酷刑),正正是為「High Treason」(高度叛國罪)度身訂造的。Drawing和Quartering的殘忍刑罰一直保留到1870年才被廢除,死刑包括Hanging更延至1973年才正式禁止。
上述特殊極刑反映了叛國的嚴重性,可想而知,若干犯此罪的竟是國家領袖(如國王或總統),問題有多複雜,對國家傷害有多巨大!英國試過一次,1649年內戰後,Charles I被Cromwell的新軍判以High Treason罪,遭斬首示眾(已算寬容,沒有執行更極端刑罰),其後11年,英國改為共和制,至1660年復辟。
目前,美國是全球最強大的國家,亦是整個西方聯盟的領袖,其總統的一舉一動和下場,都將對全球安全、地緣政治、經濟巿場帶來極大影響。
然而,正因為罪名和對國家乃至全球影響實在太大,遂出現「too big to jail」情況,故整個美國(包括右、左和中間路線者)才須採取鴕鳥政策,企圖扮作看不到,假裝小事一樁,又或反駁整件事是一次沒有根據的「witch hunt」(誣捏陰謀,但又捉到很多巫婆!)。連一些民主黨人都需要幫特朗普解脫罪名,例如解釋美俄並非在戰爭狀態,所以就算通俄並犯下各種貪腐、干預選舉之罪,也談不上叛國。這條界線未免劃得太細和技術性了吧。
尤其眾議院議長佩洛西(Nancy Pelosi),表面上非常反對特朗普的墨西哥圍牆和移民政策,但從不願意啟動彈劾,她寧願按着較衝動的新丁議員如AOC,以及最想把特朗普拉下台、來自Detroit的伊斯蘭女議員Rashida Tlaib,後者曾公開說:「We're gonna impeach the motherfxxker」!
佩洛西不敢輕舉妄動,主因民主黨以至全美國正陷入進退兩難困局。該黨當然不願特朗普續任總統,但可能更不欲拉對方下台使國家受更大傷害。事實上,她更應擔心特朗普在白宮多留一天,美國法治制度甚至整個三權分立政治架構便多受一分重創,國家聲譽、與盟友關係及領導地位也全受影響。若不再採取任何行動,讓特朗普做下去,佩洛西和美國人等同在賭博──冀當地政治和法治制度夠強壯,能抵受特朗普4年甚至8年掌政所構成的破壞,待後特朗普時代再恢復過來。
以上想法有點妙想天開,也非常危險, 因特朗普已做下許多不良先例,如以政治為由假稱來自南方的大量移民帶來罪惡(其實移民,不論合法與否,平均都較本地人守法);而宣布緊急狀態令,企圖繞過國會建圍牆,經常講大話和妨礙司法公正,還有匪夷所思地在外交上處處幫着俄國,反過來質詢美國自家情報機關,故意堅持破壞跟德國、加拿大和澳洲等的重要盟友關係等。特朗普立下極壞榜樣,或許未來總統,無論左或右派,都將減少對法律和民主制度的尊重,此乃不懲處特朗普的極大代價。
貿易談判 美方焦急
支持特朗普的人有接近mob(暴民)或甚至cult(邪教)的心態,根本對法律和國家命運沒興趣。他們繼續支持特朗普無非出於兩個原因。
第一,他們仍未放下對希拉莉和奧巴馬的仇恨(性格和種族歧視),每當有人找到特朗普的貪腐證據,他們不會辯駁,但就如小孩般反指控希拉莉更貪婪,經Clinton Foundation收受大量非法捐款,以此交換特權和優待。
第二,我的觀察是有些指控或許是真的,但who cares?現時特朗普才是總統,並非希拉莉(也可調查她),故前者的罪行是焦點;且兩人都犯同樣的罪,不等於雙方皆無罪。
另外,如果大家記得的話,我從前已探討過data explosion(數據爆炸)對司法構成重大挑戰。剛跟龍頭EDA公司Cadence開會,他們相信未來10年內數據量將大增10倍以上;又估計在過去,其中僅約1%資料獲分析和儲存,未來這比例應漲至最少3%或以上,即是日後儲存數據量或將激增逾30倍。首當其衝最危險的必定是政客,因行業本身已非常骯髒,更吸引Type A性格者(做事每每不擇手段),使犯罪變成日常工作的一部分。
所以如社會經5G和IoT搜集較過去多數十倍的數據,再用AI來分析,幾乎肯定每個政客都可入罪(尤其是貪腐相關的),區別只在於規模大小。關鍵在於如何選擇性執法,能否保持公平和隨機性,避免淪為政治工具。
特朗普常吹噓其歪理說︰「You can't impeach me, becuase I'm doing such a great job!」這當然不對,彈劾也該講法律,但與經濟強弱肯定有關。美國經濟無疑不錯,去年受惠減稅令GDP增長提高至3%,今年肯定放緩,但應能避免衰退,即將破歷史最長經濟增長期紀錄,同時失業率也確在數十年來最低水平。股市經歷去年第四季急挫,今年已收復大部分失地。但這真是他的功勞?
試看他最在意的保護主義貿易政策,可說非常失敗,上任以來美國貿赤反而擴大了20%,諷刺地最主要原因是減稅,只刺激了消費,而非更重要的投資。
跟中國的貿易談判仍膠着,特朗普變得非常焦急,很想達成協議,反而中方立場變得較強硬。另外,我猜對了中方一直未答應再往佛州海湖莊園舉行峰會的原因,正是我多次提出過的禮節問題。據悉中方已正式提出要求,如領導人再接受邀請往美國舉行峰會,必須是一次官式訪問,不能是私人家訪。
共和黨難忽悠選民
美國減稅擴大了財政收入,去年超過一萬億美元,完全跟特朗普和整個共和黨聲稱的信念背馳,再加上絕大部分的減稅收益都進了富人口袋,最支持特朗普的基層白人生活並無顯著改善。我過去曾指出,很多美國低下層白人自覺為全球化的受害者,生活頓失希望,變得憂鬱,愈來愈多人逐漸走上濫藥甚至自殺之路。情況有點像普京上台前的俄國,他上任後,經濟未見很大改善,但國民認為普京強勢,有助恢復國家昔日光采,酗酒致死和自殺率均有頗大跌幅,平均壽命亦見反彈。
由此路進,若要評論特朗普政策成敗,也須觀察美國的自殺和濫藥情況有否改善,答案是沒有。2017年,自殺加上濫藥致死個案再破紀錄,升越15萬人;2018年數據未出,但似無下跌跡象,所以特朗普卻繼續忽悠其支持者,未必再如大家想像般輕易。
篇幅有限,現正在往華盛頓途中,下周繼續分析美國最新局勢,和民主黨會否採取彈劾或其他行動。
特朗普總統,Too big to jail?(下)
中環資產持有Cadence的財務權益。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普拉達突破傳統 翻身之日在望 |
上一篇: | 優勢建於利己利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