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6月25日
剛從澳洲度假回港,喜見香港情況稍有緩和。我估計香港人將出現遊行fatigue(倦意),不可能每周日都上百萬人上街示威,7月1日或將是短期內最後一次。當然所有深層次問題都仍未解決,有如染上瘧疾,病人忽冷忽熱,高燒隨時復發。只望下一個主戰場,由街頭轉回到明年的立法會選舉。
香港真的是一個極為開放和成熟的國際都市。香港人的民主訴求不是天真,亦不是全被外國勢力洗腦。絕大部分市民都去過內地,亦去過全世界很多地方,很清楚各個地方的好處和壞處。他們都知道即使美國,固然算較自由民主,但亦某程度上,因此帶來大量槍械暴力事件。他們也明白民主不可當飯吃,印度雖有民主,但經濟發展遠遠落後於中國。但值得再提一次,印度股市的長期表現遠勝中國,當然美國股市的超長期表現更冠絕全球。
不能人人都富如李嘉誠
剛跟一些內地朋友吃完午飯,他們仍堅持香港只有民生問題,如政府願意大量派錢,如果每個人富如李嘉誠,就什麼問題都迎刃而解了。我當然不反對如果再沒有窮人,大家會開心一點,但事實是不可能每個人都變成誠哥般富有,而港府連派錢的勇氣都沒有。最核心的問題是,中央以至港府仍不敢面對香港人真正的訴求,很簡單,就是普選,就是民主。如政府不停堅持香港唯一問題只是所謂民生問題,這只是不管用的鴕鳥政策,根本是個假命題。
不可繼續不理會年輕人的訴求,只指摘他們過度理想化,反問即使有普選,就能吃飽飯嗎?香港與內地確處於不同社會發展階段,對大部分內地人來講,政治體制只是一個means(手段),繼續改善物質生活才是真正的end(目的)。
但對大部分的香港年輕人來講,他們固然對居住環境非常不滿,不少更覺前途暗淡,但他們肚子不餓,所追求的就是民主本身的價值,是一個重要的end,並非只是一個means。況且支持這個想法的,絕不止年輕人和較低收入人士。
香港中間年齡高達44歲,我所認識的中年人士,包括極多的醫生、律師、則師和做金融等的高收入專業人士,甚至做生意的富豪,愈高教育水平的,愈支持民主穩步發展。
對很多內地人,甚至包括政府,都不理解,有點夏蟲語冰的感覺,擔心內地人把香港人標籤為只會為他們添煩添亂的「茶煲」(trouble)。最差和最危險的情況是香港人被孤立和歧視,走向二戰前猶太人在歐洲的處境。
特首港府無力擔當橋樑角色
本來港府的責任正是把香港人的真正意願反映到中央,並幫助找方法滿足香港人的訴求,當然亦需平衡中央的利益和實際可給予的有限自主權。但可惜特首和港府都明顯無能力擔當這個重要的橋樑角色,反而成為官民加劇對立的導火線。
剛見到新聞,中方表示堅拒在周末即將舉行的大阪G20峰會上,討論純屬內政的香港問題。但嘴生在人家頭上,如何阻止美國甚至歐洲等國家提起香港呢?中方可以拒絕回答,但不幸香港確已成為美方手上的一張牌。
特朗普本人已算低調處理香港近日情況,但美國國會已有不少參議員和眾議員,尤其Marco Rubio,他鼓吹如香港明年得不到普選,美國應取消US-HK Policy Act賦予香港的特別關稅地位。
近日HIBOR稍為上升,走勢與LIBOR相反,港元更意外地反彈走強。
carry trade拆倉 推高港滙
一些本地金融界朋友就認定香港的金融中心地位,穩如泰山,港元掛鈎亦絕不會改變。他們更見到近日新樓盤仍賣得不錯,以跟收入遠遠脫節的高樓價為傲。
我當然也希望香港金融中心地位不變,甚至更上一層樓,吸引到阿里和大量其他中概股回歸香港上市,甚至跟科創板爭奪尚未上市的獨角獸。但港元反彈的主因只是HIBOR/LIBOR息差收窄(美國傳減息,港元息口被阿里回歸拉高),做港/美元carry trade的人拆倉的結果。
近日聽到更多的是內地富豪從香港撤資的傳聞。即使過不了《逃犯條例》的修訂,他們仍對香港缺乏信心,寧把資產趕快轉到新加坡和其他地方。近日滙豐更主動取消所有存款戶口的手續費,後來中銀也跟着做。應該主要是為面對未來虛擬銀行挑戰而做的,但亦有人認為部分原因是為了吸引港元存款留下來。午餐上,一位中資朋友更慨嘆沒有直接造空香港樓價的衍生工具。
解鈴還須繫鈴人,如果政府夠聰明又夠膽的話,應在明年9月立法會選舉前,重新再探討新的政改方案。上次政改的失敗可說是現今官民強烈對立的根源。
不妨讓直選立會先行
當然五年前的佔領行動亦是因此而起的。在此風頭火勢,我明白中央對香港管治的憂慮,現在可能比五年前更想收緊。政府採取少做少錯,不做不錯的態度,是可以理解的,但並不等於正確。
我認為政改可分為兩部分,立法會全面直選和行政長官普選。上次失敗的原因是市民和泛民議員不願接受所謂有篩選的特首選舉,結果就連立法會全面直選都得不到(後來也有些DQ問題)。
筆者建議明年先推行爭議性較少,讓立法會全面直選的政改方案,距離下屆特首選舉尚有約三年,反可再想清楚,再拖一段時間。如能做到立法會全面直選已不錯,最少證明政府有想前幾步的能力,扭轉一直被動的情況。
但有另一個問題就是,由誰來推銷這個方案?林鄭已失去民心,極其量只是隻跛腳鴨,任何施政都舉步艱難。在短期內換人亦有問題,一來政府擔心示弱,二來記憶中,如餘下任期超過兩年,要重新選舉,必定更麻煩。所以唯一可行方法仍須依靠林鄭班子,希望他們有此遠見,更或可藉此挽回民望?
譚新強_中環資產持有阿里巴巴的財務權益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高層面對危機的操作方法 |
上一篇: | 重組新規預期放鬆利創業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