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9年5月14日

譚新強 中環看世界

特朗普誤解了中國 極多人是他的鐵粉

中美貿易戰正式升級。上周五美國宣布對2000億美元中國進口貨的關稅調高至25%,並說明在一個月內,將對其餘三千多億美元商品同樣打稅。中國亦已宣布還擊行動。

科技戰也必升級。美國對中國的技術出口限制必定更嚴,可能包括半導體、AI、機器人和生物科技等。學術交流也將受損,據了解,過去一年,留學美國的學生人數已大跌兩成,尤其STEM科目,在當地的就業機會也大受影響。聽聞更有不少短暫回國的學者被美國取消簽證,不能再到美國繼續研究工作。本來頗為成功的千人計劃,現在反成為FBI的留意對象,情況有點類似「中國製造2025」。

在1992年《美國-香港政策法》(US-HK Policy Act)下,香港享有與大陸分開的關稅和出口限制地位,但近日美國國會已就此進行審查,警告如通過《逃犯條例》修訂,影響到香港的自主權,將考慮取消香港的特有地位。大多數人暫時仍相信美國不會行此着,因為香港是少見對美國每年有數百億美元貿易逆差的地區。此外,亦有人指出,美資亦以香港為基地,每年出口數百億美元的金融、法律、會計、電腦和市場推廣等服務到內地,也是考慮點之一。或許香港地位暫時仍安全,但如美國民粹繼續升溫,這假設也可隨時改變。

既然貿易談判暫時談不攏,美國總統特朗普就索性繼續大打民粹牌,盡量利用這個機會來拿取政治籌碼,不斷恐嚇中方快點「就範」。

我非常同情中方的處境,有點「啞仔食黃連」的感覺。從談判之初,美國即公然毫不客氣地指控中國盜竊知識版權、強迫技術轉移等。中方禮讓,不作口舌還擊,只忍氣實務地談判。到了具體文本階段,根據透露出來的一些內容,幾乎全是單向美方的要求,中方必須答應多方面的改革;相反,即使達成協議,美方唯一需要做的事情,只是「皇恩浩蕩」取消關稅;到最後,連這一點都未有答應。

美採取主動冀逼華就範

上周,我在另一篇文章已指出,中美談判局面頗適合用Ultimatum Game Theory來分析。美方採取主動提出建議,企圖要求中方接受。理論上,如中方真的相信萬一談判失敗將一無所有,那麼,最合邏輯的Nash Equilibrium就是中方應接受任何即使非常不公平的分賬建議。惟事實並非如此,除了要考慮聲望和本能的正義感外,中方當然也有一定談判籌碼,如談判失敗,美國也有很大損失。特朗普所講的樂見中方繳交1000億美元關稅當然是假的,關稅是先由入口商交付的,入口商當然也會企圖把部分成本轉嫁到中國出口商,最後分賬比例要看相對談判能力。到最後,連消費者也必須分擔一部分關稅,屆時整體需求也將下降。所以,其實這較接近更複雜的Reverse Ultimatum Game,回應方也有突然改變主意和放棄談判的權利,反而增加對提出方的壓力;實驗結果顯示,這樣得出的談判結果較公平。

從另一角度看,用談判策略(Negotiation Strategy)來看,美方採取的是所謂Distributive Negotiation策略,把談判視為一個零和遊戲,着重對抗式的討價還價,其實較難達成協議。實驗證明,Integrative Negotiation策略着重合作和共贏,合力把整個餅造大,通常更易達成協議。

美方指摘中方在過去兩周「食言」,在文本上删除為此協議而改變某些法律的承諾。中方當然不承認食言,表示在正式簽署協議前有改變是正常的行為。副總理劉鶴在離開華盛頓前舉行記招,首次開口闡述中方對三大分歧點的立場。

第一點是如達成協議,中方要求美方馬上取消所有關稅。正如以上解釋,美方毋須作出任何其他妥協,如果連關稅都不取消,中方為何要答應簽約?美方觀點當然不一致,他們根本不信任中國,故認為必須保留部分關稅,藉此迫使中方執行協議。

第二點是中美似乎本已達成中方增購某個金額的美國貨之共識,但現時在解讀上又有頗嚴重分歧。我懷疑問題有兩點,第一是談判和文本都一直沿用英文,對中方又是不公平,且容易出現誤會。上次特朗普在橢圓形辦公室接見劉鶴,已曾弄出一個每天還是總量購買300萬噸大豆的誤會和笑話。另外,本來被認為最有效減低美國貿易逆差的方法,就是迫使中方增加購買波音飛機的數量。近日不止737 Max頻出意外,看來是有很嚴重的基本設計問題,連最新的787 Dreamliner都傳出偷工減料和粗製濫造的問題,有些波音工廠工人甚至說自己不會乘搭,證明問題非常嚴重!人命關天,不是開玩笑的,可能中方實在有不能答應再增購波音客機的難言之隱。

中方的第三點就是協議必須平衡和互相尊重,絕不可接受含侮辱性的語句,估計即是不可含有中方承認曾經盜竊或答應以後不再偷之類的措詞。相信如中方真的改變主意,不願意承諾修改法律,也是同一道理,認為此做法有點過分。須知今年是尤其敏感的一年,中方肯定不容許再有任何不平等條約的感覺。

其實特朗普愈說得多侮辱性說話愈沒有幫助。我亦多次指出,兩邊的經濟愈好,愈難達成協議。美國第一季GDP增長3.2%,失業稅跌至3.6%的50年新低,美股一周前才剛破歷史新高,特朗普在談判桌上當然有底氣。中國首季GDP略勝預期,更重要的是內地正開始執行2萬億元人民幣的大幅減稅,將有助抵消貿易戰的部分損失,所以中方也認為已作好所有準備。

短期內,習近平應將與特朗普進行電話會議,在6月底亦極可能在大阪的G20峰會見面,甚至雙方峰會都仍有可能發生。但我們不可天真,以為問題可在短期內解決,更務實的假設是貿易戰繼續全面升級。根據分析,假如雙方都徵收25%關稅並維持一整年,對美國GDP影響將介乎0.3%至0.5%之間,對中國的影響較大,介乎0.6%至1.5%之間。對標普500指數盈利影響約5%,對上證和恒指的影響反而較少,或僅約3%,因為指數包含出口股的比例很低。

這場貿易戰什麼時候才能結束,或會否完結呢?短期內要看雙方的經濟韌力。如美中的宏觀經濟繼續強勁,就較難談攏(談判仍未破裂);但如中方再遇到經濟冷鋒,或美方碰上股災,反而較易達成「停火」協議。不過我暫時對中美經濟仍然保持審慎樂觀。

中美經濟強拖長貿戰

此外,美中都擁有龐大本土經濟,貿易只佔美國GDP的27%,G20內排名18;中國貿易佔比37%,排名16。雙方依賴貿易較少,這場貿易戰亦可打得更長。長遠一點,要看25%關稅是否足以令供應美國的企業下定決心,把生產供應鏈遷離中國。調查顯示,過去一年,只有10%的生產商決定把一成的生產遷移到中國以外地區。即使生產商仍能勉強在10%關稅下活下去,那麼關稅加至25%呢?足以wipeout很多生產商所有利潤,故遷離動作必然加速。

特朗普近日不停指控中國拖延時間,目的是期望明年美國選出一位軟弱的民主黨總統,但當然不會成功,因為他必能連任。他誤解了中國人了,以我個人非科學化統計,大部分中國人包括香港和海外僑胞都很崇拜特朗普,是他的鐵粉!並且非常專一和長情,至今不少人依然死心塌地支持他,比大部分美國人更忠心!

對我來講,這現象是個謎團。為何中國人這麼支持特朗普呢?我認為有兩個主要原因。首先,部分中國人尤其香港(歷史原因)在意識形態上是站在美國和西方那一邊;即使不是,某程度上不少人都希望美國經過貿易談判,能成功「倒逼」中國作出一些正確的宏觀經濟改革,包括繼續大幅減稅降費、開放市場、提倡市場化和保護民企的地位,以及放寬外管等。某程度上我認同外來壓力如應付得好,可轉化為內部改革力量,但要非常小心是往正確一方走,而非像去年般有一段時間進行反市場的錯誤改革。

民粹潮或孕育另一個希特拉

另外,我經常半開玩笑半認真地警告,很多人染上斯德哥爾摩症候群。這是個黑色笑話,卻有一定的真實性。世界愈來愈多國家傾向民粹主義,由強人統治,包括俄國、美國、菲律賓、土耳其和印度等。其實,盲目崇拜強人很危險,反而錯怪自由民主為阻手阻腳的政策障礙。特朗普真的是位美國英雄嗎?即使他的各種民粹政策真的有利經濟發展,但如要犧牲法治、自由民主和全球生態環境,這個浮士德式交易值得嗎?小心這民粹潮將孕育出一個新的希特拉!

11年前,全球金融危機成為民粹崛起的催化劑,湧起全球去一體化(deglobalization)的新浪潮。貿易與跨境投資對全球GDP的比例在約10年前已見頂,連高質素專才跨國工作人數也不再增加。開始時世人仍未留意到,等到英國脫歐、特朗普上台,大家才如夢初醒。外號Mr. Davos的日產前CEO戈恩(Carlos Ghosn)的驚人下場,更可被視為象徵整個全球一體化年代的悲劇句號。

有些人期望英國最後決定留歐,即使留下,亦只代表英國人更恐懼孤魂無主的日子,並不代表他們真的想融入歐洲。特朗普明年也未必一定能成功連任,即使選出一個民主黨人,也不等於美國將再度擁抱全球一體化。民粹也分右和左,在社會福利和環保政策上有重要區別,但在外交和貿易政策上,反而可以殊途同歸,同樣排外,意大利的左右民粹聯合政府就是個好例子。全球一體化在二戰後開始崛起,走了約60年才出現逆轉,去一體化才走了10個年頭,會否再延續半世紀?

(英文版本由EJ Insight翻譯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