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8年9月18日

譚新強 中環看世界

超級颱風 氣候變化啟示錄

我仍身在紐約,天氣不錯,只是稍為悶熱,因受到颶風「佛羅倫斯」輕微影響。當然更留意周末超強颱風「山竹」吹襲香港和廣東西部的新聞。萬幸人命傷亡沒有去年「天鴿」那麼嚴重,但從視頻中看到,山竹的威力不同凡響,多處地區水浸嚴重,連多幢大廈都出現搖晃。

太平洋和大西洋同時出現超級風暴比較罕見,更有報道指全北半球同時有9個大大小小的熱帶風暴出現,極為罕有。以ACE(Accumulated Cyclone Energy)颶風能量指數計算,今年比平均數值高近60%。

熱帶颶風的災害性愈來愈大,是跟全球暖化有密切關係的。主要影響有三方面︰

(1)全球暖化導致南北極冰川溶化,過去100年,全球平均海洋水位已升高40厘米,所以當颶風引起湧浪和大雨時,水浸情況變得更嚴重。

我已多次指出,北極冰川溶化的情況尤其嚴重,已到了無可挽救的地步,去年冬天,北極平均溫度較正常高出攝氏(下同)20多度。北極沒有陸地,大面積冰川溶化後,竟然可以通航。

北極溶化更導致另外兩個現象。本來冰川白色,有助反射大量陽光輻射回到外太空,溶化後變成深藍色海洋,吸收大量額外25%的輻射熱能。此外,冰川的永凍層內原藏有大量甲烷,溶化後釋放出來,對全球暖化影響比同量的二氧化碳更大。

(2)全球暖化導致海洋平均溫度升了1度,聽來不多,但效果卻非常大,凝聚在大氣層中的水份已比過去多了5%至8%。所以當颶風吹襲時,帶來的暴雨比以前更多,加上水位本已上漲不少,在雙重打擊下,令水災情況更嚴重。佛羅倫斯登陸美國北卡羅來納州時,風速已減弱不少,但水災帶來的傷害遠比直接風災更嚴重。去年天鴿在澳門釀成的水浸地底車庫的悲劇也一樣。

漠視事實出於自私愚昧

(3)很多科學證據也顯示,暖化問題將製造威力愈來愈大的超級風暴,大量暖空氣和水份是形成颶風的原料。

有人預計美國用的5級颶風級別將不夠用,要加一個6級終極颶風,持續風速高達300公里,威力足夠摧毀整個邁亞密。一般太平洋的颱風威力比大西洋的更厲害,可以想像如直接吹襲香港,情況堪虞。科學上唯一的小爭議是暖化會否增加颱風的頻率和次數。現在全球的「九風」同現情形,較難相信是純屬偶然。

全球暖化導致水位上漲,風暴加強等現象,最受影響的地區就是沿海低漥地帶。現代人偏偏愈來愈喜歡住在海邊,以此為優質生活標誌。美國東西岸人口不斷上升,中國最發達的都是沿岸城市。全球愈來愈多地方,例如泰國、馬爾代夫、峇里島等,經濟命脈全依賴陽光與海灘的旅遊業。

選擇住在海邊,愈來愈似住在地震斷層上,同樣是計時炸彈,遲早面對嚴重風災和水災,危及人命和財物。

一個有趣的小故事,數年前當我山頂寓所大裝修時,須搬到我在南區的海景別墅暫住數個月時,我家菲傭突然嚎哭,我太太問她為何如此傷心,她的答案是非常擔心住在海邊,因為在菲律賓,只有窮人才被迫住在海邊,經常飽受風災水災折磨。我們聽後啼笑皆非,只好安慰她海景別墅地勢頗高,不用太擔心。現在想來,她的擔憂並非杞人憂天。

氣候變化的科學證據鐵證如山。除將出現更多超級風暴外,更嚴重的後果是可導致地球4.5億年以來第6次動植物大規模絕種的浩劫,已冠名為Anthropocene(人類世大絕種)。過去6次中,其中5次的原因正是全球暖化5至6度,只有6600萬年前消滅恐龍那一次,似乎是由隕石撞地球,塵埃長期覆蓋天空,反而是全球冷卻所導致的。

這些長遠而非常複雜的預測不可能太準確,現今最權威的預測是如全球平均溫度上升約2度,20%至30%動植物將絕種,如上升3度,40%至60%面臨消失,幾乎是世界末日。

從19世紀中工業革命加速至今,平均溫度已升了約0.8度,如不急速減少碳排放,不到2100年已將超越2度的臨界點。

所以《巴黎氣候協定》非常重要,目標是不容許平均溫度上升超過2度,最好是維持在1.5度以下。本來時間已無多,但自從美國退出後,達標的機會更低,有些科學家已傾向悲觀,認為成功防止暖化於2度以下的概率只有30%。

為何以特朗普為首的美國共和黨仍有那麼多人抵賴氣候變化的存在(我認識不少)?我認為有4個主要原因,大多數出於自私和愚昧。

(1)美國共和黨已變成一個不相信甚至反對科學的黨派,不少政客更受原教義基督教影響,不止氣候變化,更不相信進化論,以此為傲。氣候變化當然亦被政治化,既然民主黨相信,那麼共和黨就必須反對。

(2)有部分人承認氣候變化,但認為自古氣候就在不停地變化,不相信跟人類活動有關。他們認為收集的天氣數據只100多年,不足夠伸展至氣候變化的結論。氣候的確不停在變化,每日天氣和長期氣候變化也確是兩回事。但人類大量使用石化能源,再加大量養殖畜牧牛羊等牲口,是鐵一般事實,很容易計算到碳的總排放量和上升趨勢。大氣層多了大量二氧化碳和甲烷等溫室氣體,地球暖化是必然現象,根本不容爭議。人類活動肯定「干擾」了大自然本身的氣候變化速度。

中美刺激經濟放寬環保監管

(3)很多人非常短視,只顧眼前經濟利益,罔顧全人類長遠前途,以至全地球的生態環境。我已指出過,美國的表面GDP風光,小部分來自退出《巴黎協定》後,大量放寬石化能源勘察和開採,投資總額一年內翻倍。特朗普更準備放寬汽車排放標準,同時不停減少再生能源和電動車補貼。其實亦不止美國,連中國的補貼也不斷拖延和削減,最近更傳因經濟放緩而放鬆企業環保監管,所以過去幾年,全球再生能源股都表現疲弱,連Tesla都大不如前(當然有其他問題)。

上周剛上市的蔚來,股價遭瘋狂挾高,只代表主要投資者強勁,跟基本面完全無關。只賣過1000多輛車,市值100億美元,真誇張。

有些人跟我說,全球暖化有什麼不好,大部分人都喜歡活在溫帶,最少對加拿大、俄國、北歐等國家的經濟非常有利。他們更認為人類善於適應環境,就算水位上升導致海岸線被淹沒,人類自然會遷往內陸高地。

但問題不是那麼簡單,就算全球暖化真的對短期GDP有好處(颶風摧毀財物不算,但重建就計,多蠢!),住在寒帶的人享受短暫歡樂,但如上述指出,高達兩三成以至過半的動植物將可能在短短100年內消失。

(4)特朗普貴為美國總統,應擁有最多機密資料,是否已知道地球暖化肯定停不了於2度的臨界點以下,所以不如採取消極放棄態度?這只是一個假設,但確有不少人擔心情況已壞到無可挽救地步。所以馬斯克(Elon Musk)和霍金(Stephen Hawking)等才有移民到火星的想法。

我認為科學仍不知道氣候變化的準確臨界點在哪裏,更不知道我們是否已超越此界線,所以最合理做法是保持積極態度,繼續努力阻止全球暖化。況且這場賭博的結果完全不對稱,就算氣候變化的後果真的不太嚴重,改變生活方式,包括轉為使用再生能源的代價相對不高,但如氣候變化真的可帶來世界末日,代價未免太大了。所以這個保險是一定要買的。

人類自稱萬物之靈,是地球上生物進化的巔峰之作。但人類(Homo Sapiens)的歷史最多只有30萬年左右,就算計上跟猩猩(Pan)基因分家後的最早期人猿(Homo),也最多250萬年歷史。對比經常被嘲笑已絕種的恐龍(很多種類),雄霸地球約1.8億年。

人類自誇智慧那麼高(再加AI),但如最後在未來數千年甚至只數百年內就面臨絕種,被大自然淘汰,人類還稱得上萬物之靈嗎?極其量人類只算是一剎那光輝,絕對不是最成功生物。

這些種種問題背後,有一個哲學和宗教之謎,就是人類有沒有自由意志(Free Will)。如果你不相信Free Will的話,那麼你可能認為人類行為也是自然界一部分(從外太空看來只是一堆化學反應),那麼人類毋須刻意改變自己,亦無法改變人類和地球的命運,所以一切順其自然吧。

但我們當然更願意相信Free Will,相信人類可以主宰地球,改變氣候變化的宿命!

「馬太福音」有一段經文︰「The meek shall inherit the Earth」,經常被世界末日論者借用來形容人類消失後,地球的繼承者將是蟑螂、蛔蟲等弱小生物。希望此經文不會成真。

中環資產持有Tesla的財務權益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