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7年12月5日

譚新強 中環看世界

對美股而言 稅改比通俄門重要得多

上周六美國參議院終於以小比數,51比49票通過30年來最重要的稅改方案,但不少細節仍需跟早前已在眾議院通過、稍為不同的稅改方案做一些協調工作,才能決定最關鍵的企業收入稅到底是減至20%,還是輕微高一點的22%,同時也需要決定是明年還是後年開始實施。但無論如何,新稅率將遠低於現時的35%。另外,此方案亦將訂下已討論了很久,亦非常受歡迎的企業海外盈利(估計超過2萬億美元)回流的稅務優惠,現金將約14%,流動性較低的資產就更低至只約10%。

特朗普總統龍顏大悦,馬上自誇在下屆重選他將是「unbeatable」(必勝),因為稅改有利股市,而股市不斷創新高令很多人的401K退休金投資計劃受惠。誇張本來就是特朗普的風格,亦是他成功之道。經濟好、股市創新高是否全是他功勞不重要,他的支持者主要是中產以下的美國人,根本就很少投資股票,所以亦非主要受惠者。這次大減徵稅預計在未來10年製造高達1.4萬億美元財赤,反而更極可能最後由中產埋單!

特朗普政績免交白卷

我認為這次美國稅改,最重要的後果有3點︰

1)特朗普上台近一年,經歷了醫改的失敗,政績上幾乎交白卷,這次能夠通過稅改方案(希望聖誕節前簽為法律),確是對他政府的一支強心針。更重要的是把注意力轉離「通俄門」。上周前國家安全顧問弗林(Michael Flynn)跟特別檢察官米勒(Robert Mueller)達成減低罪名的認罪協議,將轉為控方證人,爆料指控主使他行事的更高層。下一個目標直指特朗普女婿、現任白宮高級顧問的庫什納(Jared Kushner),最後連特朗普都拖下水也不出奇。

特朗普用人唯親,在多方面都依賴庫什納,尤其在日益重要的中東局勢。沙地王儲穆罕默德(Mohammad bin Salman)近日動作多多,在國內積極爭權,在外交上更對伊朗和所有親近伊朗的鄰國如也門、卡塔爾和黎巴嫩等採取強硬態度(我祝願特首林鄭出訪沙地之行成功,但必須注意安全),估計他這麼大膽就正是因為有「好友」庫什納代表的特朗普政府撐腰。

庫什納本身是猶太裔的,跟以色列的關係本來就很好,現在又能跟伊斯蘭的沙地王儲關係打得火熱,確不簡單,證明年紀雖輕,但外交手段已非常厲害。上周本已有傳聞國務卿蒂勒森(Rex Tillerson)即將被炒,其中一個主因就是在中東政策上被庫什納架空了。現在庫什納有點危險(但未必有事),就突然傳出蒂勒森可暫時留低的消息。

就算特朗普真的面對「通俄門」調查,且最後米勒建議彈劾,也未必等於特朗普就真的要下台。彈劾議案通過與否是由參議院決定的。如因為稅改通過能幫助共和黨在明年國會中期選舉取得更多議席,而特朗普民望亦因此回升,那麼就很可能參議院不會通過彈劾方案,會不會提出都成問題!

企業投資意欲大增

2)減企業稅可能有助提高企業投資的意欲。這一點非常重要,因為長久以來,美國經濟上的結構問題恰恰與中國相反,可說消費佔比太高,高達70%,反而投資佔比只約17%。近兩年已有跡象顯示美國企業資本開支開始止跌回升,因此美國工人的生產率上升雖仍頗慢,但亦開始有點加速。

現在再加上減稅,企業極可能更願意將額外盈利用來投資在科研和擴大資本開支。再過一段時間,當人工智能(AI)、機械人和各種自動化技術的投資到了成熟的收成期,就連經濟學上的Holy Grail(聖杯),怎樣提升Total Factors Productivity(TFP)(全因素生產率),就是結合資本和勞工的效率,都可能拿到手!到時美國的人均國內生產總值(GDP)就可能再升上更高的台階!最近從股價表現的數據分析,有證據顯示投資者的重點要求已改變,從看重增加派息和股份回購,改為獎勵增加資本開支的公司。

3)很久以前已指出,倘若美國通過大幅減稅,將掀起全球稅務戰,是傳統貿易、貨幣以外的第三條重要戰線!大幅削減企業稅,除刺激本土企業增加投資外,亦將吸引外資增加去美國投資的意欲。美國亦必企圖利用增加關稅來幫手埋單,所以最近已宣布調查中國鋁出口有否非法傾銷,目的無非就是加徵關稅。我最想見到的絕不是中方採取以牙還牙的貿易戰策略,這是下策。我想見到的是中國也進行稅改,除削減企業稅和各種費用,另外更想見到的是用稅改來刺激消費,譬如減增值稅、個人收入稅,和設立養子女和父母的免稅額。

近兩周的地域和板塊輪動,有點deja vu(似曾相識)的感覺,挺像去年11月特朗普當選後的情況。當時大量資金突然回歸美國,美股表現強勁,反而新興市場包括港股表現不濟,另外舊經濟股亦大幅跑贏新經濟。

今次的情況也類似。近日道指(Caterpillar、波音、3M和UnitedHealth等)跑贏納指,代表本土中小企的羅素2000指數就更強勁,因為中小企有較少可避稅的國際業務。金融股如大摩、高盛、摩根大通等在兩個月內跳升近兩成,除稅改外,更受惠於加息、縮減資產負債表和更重要的去監管化。

短期近頂 港股亞股反近底

今次最大的不同是美滙指數(DXY)並沒有像去年般大幅上升至近104,至今仍徘徊在93水平。這可能代表歐洲經濟轉好,歐洲央行開始收水,亦部分代表資金暫無大量撤離新興市場,我亦不預期會發生。

短期內美股應近見頂,港股和其他亞洲市場反近見底,但不要輕視美股這隻接近9歲老牛的前景。稅改通過後,萬億基建方案就快上台,到時必有一番辯論,各州議員將搶奪這塊肥肉,但大家都明白投資基建的緊急性,所以不難通過。

中環資產持有大摩、摩根大通的財務權益。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