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8年6月16日

陳偉信 EJ GLOBAL plus 環地視野

12秒後泯恩仇 東亞新局輸贏難斷

隨着那12秒的歷史性握手【圖】,一度取消的特金會在新加坡如期順利舉行。經過一個早晨,雙方簽訂了一份一頁紙的「特金會聯合聲明」,既表明雙方同意以《板門店宣言》為基礎,推動朝鮮半島無核化;也表明美國將為北韓提供一定程度的「安全保證」,以及建立新的美朝外交關係。

假如以這份宣言評價峰會,大概所有人都不會明白為何特朗普(Donald Trump)在午宴後向記者表示「成果超出預期」。但在金正恩離開新加坡後,白宮安排的獨腳戲卻發現特朗普不斷為峰會內容「加料」,例如表示雙方有深入討論自由派關注的人權問題,北韓承諾將會銷毀主要核試場及相關軍工基地等。而最「超出預期」的,自然是特朗普公開暗示,美國或會暫停與南韓的軍事演習,甚至有媒體將之解讀為美國將在不久將來從南韓撤軍。

對於峰會結果,媒體大都喜歡起這種標題︰「某某是最大贏家」。但筆者的老師昔日不斷教我們,國際關係分析不是世界盃分組賽,不是只有勝負和的概念,而所謂勝負也不過是一場期望管理的遊戲。

誰勝誰負 只屬期望管理之差

峰會結束,媒體訪問不同的學界前輩及專家友好,不免會問到這條「贏家問題」,不同學者會列舉不同的贏家︰新加坡、北韓、美國、中國等等。一場峰會有如此多的贏家,固然反映這場峰會在國際地緣政治影響深遠,但只要審視其勝負標準,也不難發現它們建基於不同衡量基準,多重標準有多於一個贏家似也是自然不過的事。

以北韓為例,不少媒體,特別是美國本土媒體均指出金正恩在沒有明確的CVID(Complete Verifiable Irreversible Denuclearisation,全面可驗證及不可逆轉的無核化)要求下,得到他最想要的「安全保證」,是這次峰會的最大贏家。而他首次在朝鮮半島及中國國境以外地區會見外國元首,似乎也表明他在平壤的權力穩固。然而,正如另文作者陳成軍指出,隨着金正恩近期不斷在鎂光燈下出現,外國媒體及一些心理分析專家也開始掌握了金正恩的「個人數據」,例如他的身體狀況、呼吸頻率等。熟悉往往帶來蔑視,隨着金正恩以至北韓領導層的神秘面紗逐漸褪下,國際社會有更多資訊解讀金正恩,是否也意味着金家政權多年來的「狂人政治」即將走向終結?而一旦失去狂人面具,北韓的外交策略又剩下多少可動用的籌碼?

再以中國為例,本地有不少評論均直言中國是這場峰會的最大輸家,在整場峰會除了提供專機予金正恩以「促成其事」外,便沒有北京的身影,外交部及《環球時報》的回應也被不少網民「恥笑」。但換個角度思考,假如朝鮮半島無核化的最終定義是包括南韓及日本須離開美國核保護傘,而特朗普又真的履行承諾減少美韓聯合軍演,甚至最終從朝鮮半島撤軍,北京便可在不需要與美國正面討價還價的情況下,見到駐韓美軍以至薩德(THAAD)系統離開朝鮮半島,那麼為何不是這場峰會的「最大贏家」?

至於峰會前滿心歡喜的青瓦台,本以為這次峰會只要有成果,朝鮮半島無核化便是指日可待的事,但當特朗普在記者會上提出或會減少美軍在朝鮮半島的演習及軍力投放,文在寅政府可說是被殺個措手不及。筆者在新加坡觀看直播,當地電視台邀請的韓裔專家在聽完記者會內容後,直言「震驚」。那一手促成美朝峰會的文在寅是贏家還是最大輸家?

筆者不是「韓國專家」,因此針對朝鮮半島的具體分析自有賴其他前輩友好,筆者從來都是虛心學習,加以求證及研究。但回到廣義的國際關係分析層面,我們不禁要問這次峰會會否創造解決朝鮮半島甚至東亞問題的新路徑?正如會後翌日《海峽時報》英文版的頭版標題︰「這是邁向和平長路的第一步」(First Step on Long Road to Peace),這次會後文件毫無疑問是絕無驚喜,成果也肯定不是盡如人意,但它卻根本地改變美朝關係的討價還價模式︰昔日美國處理北韓問題不是武力威嚇、經濟制裁,便是提供經濟援助以求無核演變,而過去20多年的結果就是了無成果。

特朗普及其團隊以「安全保證」、「不談人權」為餌,嘗試回應金家政權昔日在東北亞地緣政局的「安全兩難」,也成功誘使金正恩從平壤鐵幕走到新加坡參與峰會,這是一個切切實實的改變。

邁出第一步 成敗待時間驗證

而因為這次峰會,可以預期東北亞安全體系的各個持份者均依賴她們對峰會內容的解讀,各自開展外交行動,而彼此的合縱連橫將構成新的安全合作體系,成為解決東北亞安全問題的「路徑」及「體制」。這條新路徑是走向天國的階梯,還是通過地獄之烈火,坦白及負責任的說法是有待時間驗證,但筆者認為,總比停留在昔日的朝核問題的「靈薄獄」(Limbo,天主教神話中的地獄邊緣)來得更有意義。解決國際問題從來不是要博取一時的掌聲,而千里之行往往真的是始於足下。在務實得不可更務實的國際關係及外交政策上,沒有改變的道德空談也不過是另一種偽善而已。

陳偉信  中大全球研究課程講師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