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28日
政府2021年提出佔地達3000公頃的「北部都會區(北都)發展策略」,當中規模最大的「新界北新市鎮」,初步發展建議周五(27日)曝光。乘新界北貼近口岸優勢,當局計劃以四大重點打造該區成為口岸商圈及新興產業基地,預計完成發展後可提供約16.3萬至17.6萬個住宅單位,以及約16.5萬個新增就業機會,最快2028至29年度展開工程,首批居民最早可望於2034年進駐。
1420公頃連羅湖文錦渡香園圍
當局推展的新界北新市鎮項目,範圍約1420公頃,包括香園圍、打鼓嶺、文錦渡和羅湖南等區域,擁有羅湖、文錦渡和香園圍3個口岸之利,可與深圳羅湖區的發展產生優勢互補作用。
政府周五一併公布新界北新市鎮和鄰近的馬草壟初步發展建議,其中新界北約1420公頃範圍內,用作發展的面積約1175公頃,分為四大重點,其中文錦渡和香園圍口岸一帶約225公頃土地,擬發展為口岸商住區,提供商貿、金融和專業服務等,並興建住宅單位以讓頻繁往返內地和本港的人士作居所。另有約210公頃土地,作為新興產業之用【見另稿】。
同時亦計劃在整個新市鎮的中心位置,發展文教體育樞紐,其中約40公頃發展專上教育,作為「北都大學教育城」(大學教育城)的重要部分,滙集國際高端人才。其以南約50公頃土地,發展「河畔文化谷」和「活力體育區」。「河畔文化谷」預留用地作香港演藝學院的第二校舍、博物館群及表演場地,「活力體育區」的各類設施可用作舉辦國際和本地體育賽事,為本地運動員提供練習場地等。
至於綠化方面,新界北將有一條約8公里長的綠廊,包括西面的東江水綠道和東面的中央河谷,政府會研究以自然為本的方法建造綠廊,提升生物多樣性,例如進行大量綠化等,也會一併提供蓄洪設施及改善河道,從而提高新發展及鄉村的防洪能力和應對氣候變化的抗禦力。
發展局發言人表示,整個新界北新市鎮估計動輒需要20至30年時間,完全發展後料可提供約16.3萬至17.6萬個住宅單位,總人口約44.9萬至48.4萬人,新增約16.5萬個就業職位。
大學城一帶優先發展 私樓為主
當中鄰近香園圍一帶範圍,以及大學教育城等位置,將列為「優先發展區」,佔地約206公頃,當中包括香園圍地區的口岸商住區、企業園和大學教育城,推動口岸經濟和發展新興產業等,其中香園圍一帶的口岸商住區,可提供約1.2萬至1.3萬個單位,以私人住宅為主,並配備運動設施及社區中心等;大學教育城的用地會用作建校舍和學生宿舍等,而為增加師生的住宿選項,大學城周邊擬提供約5000至6000個住宅單位。
以此合計,「優先發展區」將新增約1.7萬至1.9萬個住宅單位及約4.5萬至4.9萬人口,提供約4.7萬個全新職位。發展局透露,新界北新市鎮約54%為私人土地,官地佔46%,政府研究多方向推展新界北新市鎮,包括政府主動發展、原址換地和片區開發等,其中香園圍口岸一帶較具潛力作片區開發。政府已務求令新發展對現有居民的影響減至最小,現存21個認可鄉村/原居民鄉村將悉數保留,惟有10條非原居民村將受發展影響而須收地。
下月諮詢 最快2034年入住
發展局計劃於明年1月一併就新界北新市鎮和馬草壟的發展建議諮詢立法會發展事務委員會,預計1月中旬展開為期兩個月的公眾參與活動,及後再深化建議和進行相關技術評估等,新界北新市鎮主要工程預計2028至29年度展開,首批居民有望2034年入住。
當局亦指出,有見政府已覓得足夠土地未來10年興建公營房屋之用,加上新界北和馬草壟一帶的定位考慮,公營房屋非首要考慮的用途,例如「優先發展區」便會以發展私人住宅為主。
團結香港基金副總裁兼研究部聯席主管葉文祺表示,歡迎政府最新公布的新界北新市鎮和馬草壟的發展建議,為過去長期「留白」的新界東北補充明確規劃方案,並強化北部都會區的多元產業發展定位,進一步支持區內口岸經濟及職住平衡社區的發展。
(信報新書推薦《別踩過界!》,心理學家化解情緒病真實案例,立即購買)
實體書本地包郵優惠 : bit.ly/hkejbook178
電子書 : bit.ly/hkejp178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210公頃用地發展新興產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