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8月11日
「面前的12件壽司,你如何分配給MIRROR的12位成員?」面對客人的難題,「青云」李家禮及黃國傑傅師妙問妙答,令廚師發辦用餐氣氛更加輕鬆愉快。
日式廚師發辦師傅總予人拘謹之感,李家禮、黃國傑卻態度親切、平易近人,兩人保持一貫嚴謹的日本匠人精神,同時喜愛突破傳統、創意無限,融入粵式點心、川式酸菜魚元素的菜式,更是令人一吃入魂。
食客入座,妙語連珠,盡嘗美食,頓覺趣意橫生。
銅鑼灣美食多不勝數,除百德新街及東角道一帶,比較安靜的加路連山道,各地菜式食店應有盡有。從「丹麥餅店」開始,經過禮信大廈門口,便可到達日式廚師發辦餐廳「青云」。餐室大門感覺樸實,水泥拱門配合直條淡色木方,極簡日式風格油然而生。拉開趟門,全吧枱座位可同時容納12名食客。
門口旁邊有一幅巨型書法,「一生懸命」(日語竭盡生命完成某事之意)四字筆法凌厲,乃傑師傅多年珍藏,「幾年前,日本書法家曽山尚幸來港獻技。我對『一生懸命』四字情有獨鍾,於是跑去找他題字。」傑師傅得到題字後,未有地方將書法展示,如今擁有自己的舖頭,除了可作裝飾之餘,同時提醒自己必須擁有「一生懸命」的決心,才可以令舖頭發熱發亮。
禮師傅入行十幾年,由壽司學徒開始做起,最後成為獨當一面的廚師發辦師傅,背後成功原因,只有「挑戰」二字,「我真心喜歡做日本菜,不然的話,也不會做超過十年。以前躲在迴轉壽司或料理店的廚房,不需要與食客溝通。到有機會成為廚師發辦師傅,就決定放手一試。」禮師傅記得第一次獨自招待客人,由於太過害羞,說話音量太小,令女客聽不到他介紹食物產地與味道,「之後咪畀啲同事笑囉。」
傑師傅年少時在日本學習,能操流利日語。在學時最印象深刻的,就是「食」,「學校放假時,身上沒有閒錢購物,我就到處吃東西。當時年紀尚輕,就算牛肉丼連鎖店『松屋』出品,也覺得好好味。」他成為師傅後,也經常「回鄉」,到日本各地試食,「搵嘢食嘅話,我推薦福岡。餐廳位置比較集中,另有外國人經營的法日料理餐廳,味道豐富,醬汁與食材配搭變化多端。我從到處嘗味的旅程取經,便可突破店舖菜式的味道。」
為MIRROR配對壽司
眼前的兩位師傅,做餐時非常認真,有如製作藝術品,但私底下樂天健談,與一般廚師發辦師傅完全不同。近期男團MIRROR在銅鑼灣的廣告,此起彼落。食客經常出入該區,難免在話題上與MIRROR扯上關係,禮師傅說:「有位女客開玩笑說:『如果你們不懂分辨MIRROR 12子,我就再也不光顧餐廳!』」傑師傅則補充:「我們餐牌中有『寿司盛り合わせ12貫』,曾有另一位女客問我們:『面前的12件壽司,你如何分配給MIRROR的12位成員?』」面對客人的「難題」,傑師傅認為:「Anson Kong應配深海池魚王,魚肉爽身,恰似他爽朗性格;拍打北寄貝後,肉質收縮,就像Anson Lo的六塊腹肌;聽阿Jer唱歌聽出耳油,就似充滿油份的吞拿魚腩;昔日姜濤消脂減肥,像火炙赤鯥,燒出魚油後,特別受人歡迎……」妙問妙答,頓時令用餐氣氛更加愉快。
除了「寿司盛り合わせ12貫」外,晚餐通常由24至25款菜式組成,非常豐富。時令食品為基本,既有傳統食譜,亦有創新食法,如必吃傳統關西菜式「沙甸魚磯邊卷」,傑師傅說:「將三重縣沙甸魚起骨,加入千本漬(青瓜)、芽䓤及茗荷,增加口感層次,最後包上著名的佐賀紫菜,味道濃郁。」用料上盛的「吞拿魚腦天配蛋黃漬」,與「沙甸魚磯邊卷」同樣出色,「鹿兒島吞拿魚以油份較多、產量稀少的『腦天』為主,經過醬油漬調味,火炙後油香四溢。」深橙色蛋黃醬以色澤較深、味道較濃的日本雞蛋,配合自家製新鮮蘋果味醬油製成,鮮味四溢。
雖然身為日廚師傅,平日兩人也愛到茶樓飲茶,成為新菜式的構思「起點」,「『太刀魚春卷配白蘆筍』由中式點心而來,愛媛縣太刀魚肉質嫩滑,包在春卷皮脆炸,做出外脆內軟效果。」傑師傅說。
「甘鯛立鱗燒配酸菜湯」令記者留下最深刻印象,傑師傅說創作靈感來自川菜「水煮魚」,「魚湯每日新鮮熬製,以日本醋、日式酸菜、魚骨等材料煲6小時。」禮師傅補充:「坊間的立鱗燒,食具中只有一塊魚肉,很快就會變凍。加入日式酸菜湯後,能令甘鯛魚肉保持溫度及濕潤。」以高溫油淋熟魚肉,再用烤爐燒脆魚鱗,撒上馬關葱及紫蘇花增味,最後放入魚湯中保溫,創意與傳統二合為一。
撰文:胡海德
訂戶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