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2年8月11日

班哥 班哥有食緣

文思豆腐高手

中國有公認的四大發明,火藥、印刷術、指南針、造紙術。班哥認為應加多一項,就是「淮南治丹砂,偶然成豆腐」的豆腐,這是中國獨特的美味,是既廉價又營養的食品,連外國人都認為是了不起的食物。

記得兒時適逢大饑荒時代,除了吃番薯粥充飢,有一樣食品更吸引,便是用豆腐花撈飯,雖然沒有其他菜餚,一樣吃得津津有味,令班哥一輩子難忘。豆腐是以黃豆製作,蛋白質成份特別高,真是窮人的恩物。

切絲絕技

據說豆腐發明於東漢時期,距今約一千八百多年的打虎亭漢墓壁畫,便有詳細描繪製作豆腐的工序,另一說法是漢代「淮南王」劉安煉丹時,不慎把石膏濺向豆漿,最後凝固變成了豆腐,故此豆腐行業奉劉安做豆腐始祖。

豆腐古名為菽乳,又名黎祁,陸游有詩云「拭盤堆連展,洗釜煮黎祁」。豆腐含蛋白質,又極容易消化,肉食常會有病菌或毒素,而豆腐則甚少帶有細菌,李時珍《本草綱目》說,豆腐清熱,益氣脾胃,可算是老少咸宜的食品。

豆腐價廉,味美可口,容易入饌,中國八大菜系中,很多用豆腐作菜,粵菜有豆腐魚雲羹、老少平安、蝦籽豆腐、東江豆腐煲、煎釀豆腐,川菜有麻婆豆腐、宮保豆腐,京菜有鍋貼豆腐,上海菜有鹹肉豆腐湯、砂窩豆腐、魚頭豆腐、雜錦豆腐、八寶豆腐,連當年清代名臣兩廣總督張之洞最欣賞的大馬站煲,都是以豆腐作為主角。至於人民大會堂國宴上,也有一道用豆腐製作的「文思豆腐」,一小塊豆腐切出四千多條幼絲,這豆腐絲更幼到可以穿過小針孔,真是巧奪天工。能做出這道菜式的,除一眾國宴廚師外,深圳香格里拉酒店大廚董玉振兄亦不賴,據他說切豆腐時,好像做微雕一樣,閉氣落刀,手不能抖。數年前,在他主理的「紅樓宴」中露了一手,一塊豆腐切出四千多條幼絲,放在大湯碗中散開,像一朵盛放的菊花,美極了。這高超的手藝,令賓客大為折服。

 

(編者按:班哥最新著作《班哥有食緣》現已發售)

歡迎訂購:實體書、電子書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