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8月21日
1926年,魯迅寫下〈記念劉和珍君〉一文,悼念她在學生運動中遭到殘殺。當時仍屬北洋軍閥專政的時期,劉和珍是國立北京女子師範大學(北京師範大學前身)的學生領袖,她手無寸鐵,在和平示威中與40多人同時慘遭射殺,是為著名的「三一八慘案」。我早年常到北京時,亦不時到慘案遺址憑弔,以示毋忘歷史悲劇不斷重演的教訓。
歷史定還青年公道
當13名青年因2014年6月「東北案」被加刑,以及「雙學三子」因同年9月「重奪公民廣場」而改判入獄後,我唯一能想到的便是魯迅這篇文章。在這些渲染為暴力衝擊的事件中,實質上只是出於無私奉獻的青年和學生,和平佔領立法會大堂和公民廣場,藉公民抗命突顯制度和政策的不公義,完全無意亦未有造成明顯破壞和傷害;他們最終卻竟因此而鋃鐺入獄, 前途毁於一旦,試問這不正是殘暴不仁當權者的所為嗎?
在這篇中國大陸的高中語文課文中,魯迅反覆強調的竟是「他失語了」——「可是我實在無話可說,我只覺得所住的並非人間。四十多個青年的血,洋溢在我的周圍,使我難於呼吸視聽,那裏還能有什麼語言?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無聲息的緣由了。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發,就在沉默中滅亡。」逾90年前魯迅的寥寥數語,竟道盡我當下難以言喻的心情。
這是我參與撰寫此專欄近5年來,心情最感沉痛的一篇文章。
最明目張瞻的利益輸送
在此,只想重新嚴正聲明,東北規劃是小圈子特權階級的分贓遊戲,違反港人以至香港的整體和長遠利益,這些都是難以辯駁的鐵一般事實。青年和學生們不畏強權,挺而反抗,乃屬正大光明的義舉,香港歷史定會還他們一個公道;而從中上下其手、渾水摸魚者則遺臭萬年。
前發展局局長馬紹祥曾於回應我批評時指出:「新發展區只用7%土地作公營房屋發展、『與解決房屋問題無關』、『全是騙地謊言』,這種說法是混淆視聽,完全忽略新發展區綠化保育是該規劃圖的重點, 佔地比例較高,而大綱圖範圍只有一半屬發展用地的事實。」
不錯,東北規劃只有一半屬發展用地,但整個新發展區卻覆蓋古洞北、粉嶺北多達612公頃土地,需要私人收地的約400公頃,耗費高達數以百億港元的公帑。但當中所有的住宅用地,只佔區區的90公頃而已。
400公頃的私人土地原屬於誰?數百億元收地公帑又會花落誰家?
其實,傳媒早已廣泛報道,四大地產商早於1990年代進駐,囤積數以百萬呎的東北土地,主責官員、立法會議員與地產商存在千絲萬縷的利益關係;就連主責的另一名前局長、現任財爺陳茂波,亦在古洞北坐擁2萬多呎農地,涉及未經申報的直接利益衝突,經傳媒披露後仍多番嘗試隱瞞卸責。
東北規劃更前所未有地為地產商提供「4000米以上地主可換地自行發展計劃」,容許坐擁大面積土地的地主,只要土地坐落在規劃作私人發展的地帶, 便可向政府申請直接發展,毋須再通過具競爭性的公開投標程序。此舉將為地產商省下數以百億元計的土地成本,同時對庫房構成天字數字的損失。儘管官員多番強調規劃時並無考慮土地業權人,但終於到2014年6月承認,曾秘密委託顧問進行業權調查研究。
不問可知,持有大面積土地的地主,絕大部分均為大產商旗下的「艇仔公司」。
至於馬紹祥提及另外數百公頃的所謂「綠化保育」地帶,當中包括位於古洞北、佔地多達40公頃的「自然生態公園」,單是收地已須花逾30億元公帑;作為安置東北農戶、位於古洞南蕉徑的農業園,上月宣布首期計劃佔地約11公頃,收地亦已耗費逾10億元公帑。
同樣是公開秘密的是,剛剛仙遊的前鄉議局主席劉皇發,家族企業在生態公園選址一帶,坐擁最少近5萬呎農地。
權力人士的分贓遊戲
正如馬紹祥在上文已明言,東北規劃「只用7%土地作公營房屋發展」。不過最荒謬的是,在這個號稱「香港人的新市鎮」中,到底真正用作解決房屋問題的公屋用地,準確面積到底有多大,一直是個不解之謎。
官方一直堅持的說法是:東北發展用地「其中三成即約90公頃作房屋用地,公私營各佔約一半(即約45公頃)。」含糊其詞之餘,拒絕更正2014年初提交立法會的文件中,東北公屋用地47.6公頃的數字,以及是有蓄意誤導議員和公眾之嫌。
回說馬紹祥本人,2014年初出任發展局副局長,旋即接手東北規劃的具體執行。他上任時不算高調,傳媒報道不多,不過在《巴士的報》一篇題為〈馬紹祥是問責班子一個亮點〉的文章,卻可堪玩味。文中指馬曾任職的公司AECOM「在他領導下,贏取許多政府基建工程,還幫政府做地區發展顧問工作,包括最近如火如荼的新界東北區發展等。」又透露馬紹祥與立法會功能組別工程界議員盧偉國的關係,原來兩人是大學同學;文章最後幾句更指「發展局未來其中一項重要工作係找地……當中涉及大量游說工作及利益交換。」
特別是這篇文章其後從該網站刪除,連google備份亦已經找不到。
2014年6月,立法會財委會在規劃仍未通過城規會下,偷步審議東北3億元前期工程撥款。主席吳亮星於會議期間被揭與港鐵、地產商關係密切,他本人正是新鴻基旗下數碼通的非執行董事,亦是古洞站所屬港鐵公司的非執行董事,更是四大發展商「主要來往銀行」中國銀行的高層,在東北工程中存在嚴重三角利益和角色衝突,因此被要求停止主持會議;但吳亮星最終仍在極大爭議聲中強行通過撥款,亦是觸發「東北案」和平佔領事件的主要導火線。
更義無反顧走上抗爭之路
以上諸般惡行,昭然若揭,早已明證東北規劃的不公義;現時更以所有傀儡機關一網打盡,務求將挺身反抗者置諸死地,就更進一步突顯事件的極度不公義。
當下香港於換特首之後,政局曾一度展現出緩和的曙光,但在4名議員「宣誓案」和DQ事件,以及這次「東北案」加刑之後,新班子就更加不能置身善外。民意蜜月期早已終結,民望信用卡亦完全碌爆。
「苟活者在淡紅的血色中,會依稀看見微茫的希望;真的猛士,將更奮然而前行。」不錯,2014年雨傘運動之後,香港公民社會經歷了漫長的低潮,令當權者更加肆無忌憚,盡情施以變本加厲的暴政。但正如魯迅在文末不忘提醒,激烈的打壓只會帶來更激烈的反抗,被戕害的青年和學生們,未來只會更義無反顧地走上抗爭之路。或許,這才是未來香港民主的真正起點。
鄒崇銘 影子長策會、土地正義聯盟成員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香港公民社會的「文化轉向」 |
上一篇: | 又殘又疾的《殘疾院舍條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