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7年5月15日

鄒崇銘

建基於公民社會的地產霸權

最近讀了一篇紀念葛蘭西(Antonio Gramsci)逝世八十周年的文章,特別是文中介紹他的公民社會理論,揭示與國家權力非一般的關係,與我們常識中的公民社會概念很不一樣【註1】。這篇文章寫得特別清晰有力,即使在英語學術界亦不常見。

法西斯年代的啟示

恰巧我在大學也是教公民社會課,正值學期末改卷的時刻。遠出乎我的意料之外,不少同學皆選擇葛蘭西作為報告課題,那是極罕有的「捨易取難」之舉,在評核中往往不易取得較佳分數。似乎反映葛蘭西有某種觸動同學的特質,促使大家深思其理論的時代意義。

葛蘭西何許人也?他是意大利共產黨的創始人,曾任職總書記。他在1926年被墨索里尼拘捕,在監獄裏渡過了整整10年,1937年出獄後不久逝世,年僅47歲。但他在獄中寫了數千頁筆記得以保存,後人選輯出版為《獄中札記》,成為社會理論的經典著作。

最近有朋友開玩笑說,未來因佔中入獄的以學者居多,大概也可寫出香港版的《獄中札記》了。

葛蘭西的學說仍然引人注目,固然是由於他所身處的極右法西斯主義時代,放任自由經濟早已走到了盡頭,憤怒的群眾和民粹主義冒起,對歐洲以至全球政經濟格局帶來巨大衝擊,這些均對今天我們身處的時代極具啟示。與此同時,葛蘭西把「霸權」(hegemony)的概念發揚光大──中文翻譯作「霸權」其實極為誤導,因為它更傾向指懷柔或收編的策略──他主要針對西歐發達民主體制(例如法國!),國家權力通過向公民社會的延伸,憑藉各種學術、輿論和社會力量的動員,建構出兼容不同階層的願景想像,說服被統治者作出利益上的妥協,容忍當下財富分配的高度不公平,正是避免出現法西斯甚至共產革命的主要工具。

7年前潘惠嫻推出的《地產霸權》一書,書名據說是出自一位年輕編輯的手筆,它與英文原名Land and the Ruling Class in Hong Kong差別很大,但卻陰差陽錯地,與葛蘭西的「霸權」概念異常吻合。我便經常以此向學生解釋,長期以來,香港的地產霸權並非高壓強權,它更傾向一種懷柔、滲透及收編群眾的策略。

把葛蘭西定義下的「霸權」套用在香港的「地產霸權」,例子實在不勝枚舉。例如近期財委會通過擴建迪士尼的58億元撥款,不少主流經濟學家很快便跳出來為政府保駕護航,指不能只片面看香港迪士尼的賬面盈虧,而要考慮到它所帶來的界外效益,對城市形象和整體旅遊業的帶動作用。其實任何普通市民都知道,迪士尼只能局部吸引落後地區的旅客,令訪港旅客數字能勉強支撐一陣。

望梅止渴心理效應

作為香港主要統治論述的「地產霸權」,當然不會像這些經濟學家般膚淺,它肯定擁有更多自圓其說的理據。例如最近建造業大聯盟的領袖,便提出他們心目中的最強論述:建造業和工程界就業人口超過40萬,連家屬超過100萬,基建投資對香港經濟和就業貢獻極大。「飯碗邏輯」正是地產霸權的中心思想──也不要去管巨額投資花掉之後,換來的只是一堆低效低能的「大白象」。

因此繼續向基建地產傾斜,是否就能帶出香港美好的未來,這其實早已顯得並不重要;關鍵是它能否說服普羅市民,這已是當下沒有選擇中的選擇。待十數年後大型基建項目完成,例如屆時還有沒有人願意去迪士尼,這條鐵路、那條大橋是否有足夠的乘客流量,那已是下一代須面對的問題──難道這批早已退休的立法會議員,屆時還會去迪士尼嗎?

上月結束的《香港2030+》規劃願景諮詢,毫無疑問正是力求鞏固基建地產傾斜,進一步打造未來30年地產霸權的藍圖。諮詢文件開了大量空頭支票,用花俏的語言和精美構圖,讓飽受住屋問題困擾的市民望梅止渴;但文件真正着力推動的政策議程,便只有新界北發展和東大嶼都會兩大策略增長區。其中前者面積為720公頃,主要通過鄉郊收地的方式進行;後者面積更將達1000公頃,建議在交椅洲和喜靈洲一帶興建超級人工島。

市民對橫洲無動於中?

根據東大嶼都會關注組任憲邦的估計,東大嶼成本最保守也要4000億元以上。年前發展局曾提出新界東北新發展區需耗資1200億元,若加上對外交通設施的基建成本,新界北發展的成本相信最保守也要2000億元以上【註2】。換句話說,《香港2030+》提出的兩大策略增長區,合共將耗費最少高達6000億元,相當於目前特區政府財政儲備的三分之二以上。

當然,假如日後新界北和東大嶼落成,到底誰會搬到那裏居住或就業?那同樣早已顯得不重要;因為這一代人不少都已百年歸老,那是留給下一代要面對的問題。

最後,在去年立法會選舉期間鬧得沸騰的橫洲,近期政府已靜悄悄展開收地工作,向綠化帶永寧村、鳳池村和楊屋新村埋手,卻對包括濫用官地的棕土作業帶坐視不理。日後橫洲綠化帶將興建4000公屋單位,雖較原有棕土17000單位大為縮水,但對普羅市民來說,面對水深火熱的住屋問題,3條村的居民自然要為「公眾利益」而「犧牲小我」,「官商鄉黑」的種種疑團也就不了了之。

尤其甚至是,毗鄰橫洲綠化帶的所謂「第一期」工程,正是新世界發展面積逾一公頃的豪宅項目,去年更涉及屬下顧問公司盜用政府機密資料、被禁足投標3個月的事件。政府現時先向綠化帶3條村埋手,表面上是以興建公屋為目的,但實際上亦是為私人豪宅項目鳴鑼開道,讓兩個項目的基建硬件得以無縫銜接。在堂而皇之的「公眾利益」背後,餘下的「摸底利益」便彷彿不是問題。

橫洲這個案例正好再一次說明,政府是如何挪用市民對住屋問題的關切,來作為延續地產霸權的輿論後盾。套用葛蘭西的說法,一般人對事實真相的認識總是一知半解、得過且過,大家皆活在欠缺反思的「常識」(common sense)當中。以至如橫洲這般昭然若揭的惡行,赤裸裸的掠奪和不公義,大家同樣傾向漠不關心、不聞不問。市民任憑國家權力對公民社會擺佈,正是助長地產霸權不斷坐大的主要幫兇。

「和國家一唱一和的公民社會才是最常見的。」是為上述紀念葛蘭西文章的題旨。

註1:張躍然、駱斯航:〈逝世八十年的葛蘭西,為何值得自由主義者重讀〉。《端媒體》,2017年4月27日。

註2:見諸姚松炎、蘇文英編著:《選擇.未來──《香港2030+》民間替代方案》。土地教育基金,2017年4月。

鄒崇銘  影子長策會成員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