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4月20日
自年初以來,新興市場債券錄得大量資金流入,並帶來吸引的回報。儘管3月份美國矽谷銀行倒閉及瑞信被收購的兩件金融大事加劇了市場波動,影響投資者對債市的信心,但我們認為,投資新興市場債券仍然可取,亦沒有任何理由規避此資產類別。
AT1債急跌提供買入機會
我們觀察到亞洲或中國債市未受到任何影響,相反,由亞洲各地市場金融機構發行的額外一級資本(AT1)債券(包括中國、香港、泰國等),在經歷大量拋售後的價值變得吸引,提供買入機會。如同歐洲,許多亞洲監管機構立即發表聲明,重申堅決貫徹債務等級政策以安撫市場。
此外,聯儲局的態度及近期行動表明,加息周期臨近尾聲。據過去經驗,聯儲局會在經濟出現衰退跡象時,暫停緊縮措施。彭博數據顯示,美國經濟衰退概率已增至65%。對於固定收益市場而言,這意味風險溢價高企,有利債券投資者獲取更高的收益回報。
同時,每當已發展市場料陷入衰退之際,新興市場債券的吸引力往往隨之增加。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數據顯示,已發展市場與新興市場之間的預期增長差距正在不斷擴大。2023年已發展經濟體估計增長1.3%,新興經濟體預計增長3.9%左右,對投資者來說,新興市場更具吸引力。
內房復甦利精選房產信貸
根據國家統計局,新房銷售額於2022年下滑28%後,今年首兩個月錄得按年增長3.5%。中國房產訊息集團的數據反映復甦非常強勁,2023年第一季首100個發展商的銷售額,按年上升3.1%,單計3月更按年上揚29.2%。我們估計,國企發展商的銷售額看升42%,其市場份額可擴大至61%(2023年第一季為45%),而民企發展商的銷售額則下跌27%,國有與民營企業之間的分別將會擴大。
我們預計,今年第二季的數據,將從上年同期的低基數持續適度改善。去年第二季,許多城市(特別是上海及深圳)實施了大規模的限制出行措施,嚴重抑制當時的房地產出售。今年房屋銷售不斷改善,房價很大可能企穩。2月份國家統計局的70城房價指數,錄得自2021年8月份以來的首次按月上升。值得注意的是,新房價格上漲不只限於最大的一線城市,在三線城市亦可見相關趨勢,同時一二線城市的二手樓價微漲,這可能是整體房地產行業復甦的早期跡象。
作者為瑞萬通博資產管理新興市場固定收益分析師。他為《信報》/信網撰文,分享市場見解。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應否廢除大學終身合約制? |
上一篇: | 柳井正領UNIQLO進軍印度之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