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7月22日
中國經濟持續放緩,同時通縮風險升溫,突顯了中國政府即時提供貨幣及財政政策支持的必要性。因此,我們預期未來數月或續有經濟刺激計劃出台。貨幣政策方面,預期人民銀行於本季將再度下調存款準備金率0.25個百分點,社會融資總額增長到年底將按年回升至9.8%。人行於下半年或許還有一至兩次「減息」,儘管名義利率看似較低,但於目前低通脹環境下,中國的實際利率並不低。
大規模刺激政策機會細
除了放寬貨幣政策,當前形勢還需要強而有力的財政政策措施,以刺激總需求及企業和消費者信心。透過發債融資的財政刺激措施,中央政府應能更充分地應對經濟下行壓力,因為地方政府的資金來源將用於支援受嚴格借貸監管限制的房地產行業。我們預期,今年第三季將出台溫和的財政刺激計劃,但不太可能有大規模政策。這些措施將有利於金融機構、龍頭國企、地方政府融資平台以及建築和物料等行業。
經濟數據遜於預期,表明內地經濟在重新開放後已失去了部分增長勢頭。值得留意的是,中國經濟正面臨周期性及結構性的雙重挑戰,儘管2023年GDP有望實現5%以上的增長目標,但未來數年將面臨強大的不利因素,包括出生率下降與人口老齡化等長期趨勢,以至通縮等新趨勢。
新興債務市場的投資範疇足夠廣闊,目前不乏投資機會。各大主要央行因應高通脹環境加息,同時,由於新興國家更易受到食品及能源價格波動的影響,故此其加息周期開始得更早,步伐更快。現時,大多數國家的通脹已見頂,各央行正準備或者已經開始放寬貨幣政策。這一積極轉變,加上債券發行量相對低企,預期將推低新興市場債券收益率。
此外,美國聯儲局及歐洲央行均未結束加息周期,惟鑑於通脹及經濟增長放緩,加上金融狀況收緊,避險情緒再現的可能性目前已大幅下降。相比早前10年,主要新興經濟體已於過去數年透過改善貿易條件及減少對外部融資的依賴,提升經常賬的穩健性,減少受到外部因素的影響。
新興市場或更早減息
最後,隨着美國及歐洲經濟體增長放緩,市場幾乎一致預期於未來數年新興經濟體增長勢頭加速,新興國家及已發展國家之間的經濟增長差距將擴大。
硬貨幣主權債券方面,我們認為一些低評級主權債券仍然提供良好價值,特別是以歐羅計值的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區的非不良主權債券。此外,中亞及東歐準主權債券亦提供具吸引力的機會,當中大多數為投資級別債券。在旅遊業全面復甦及財政政策的支持下,巴哈馬外債債券亦提供具吸引力的機會。在當地貨幣計價的債券方面,由於通脹情況改善,拉丁美洲及東歐的長存續期債券具吸引力。
我們認為,這些新興市場央行將在未來數月比美國聯儲局更早減息,這應會提振當地貨幣債券的價格。於企業債券方面,拉丁美洲及東歐債券提供吸引的機會。
作者為瑞萬通博資產管理新興市場固定收益分析師。他為《信報》/信網撰文,分享市場見解。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英鎊能高企多久? |
上一篇: | 保險公司料增股票持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