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6月10日
最近與一EMBA學生討論要學什麼、不學什麼,無論我們多勤力及聰明,我們都不可能什麼都學,我學習及教學很多年,依然十分有激情,但會有選擇地投入時間和精力去學習以下兩類型的知識。
第一類知識非常具體(Specific),但很快就會過時。例如,如何使用某種電腦語言去編碼(coding),對於在大學學習時必須修讀至少一門電腦課程的讀者,你們可能會想起以下的電腦語言或軟件:BASIC、FORTRAN、COBOL、PASCAL、C、C++、JAVA、JavaScript、HTML、SPSS、SAS、GAMS、R、Python。有些讀者應該還會學習其他電腦語言或軟件,我喜歡編碼及讓電腦完成我要求做的工作,但我很早就發現不斷去學不同的電腦語言不是長久之計,學了一套武功不久後就被廢去,所以當我在香港中文大學修讀至電腦本科四年級時,就決定走另一條路,本科畢業後讀MBA,花更多時間去學些概念性(Conceptual)的理論及能夠不斷應用在工作上的知識,這類知識不會很快就過時。
我們可以多學這類概念性(Conceptual)知識,繼續提升自己的能力,為僱主或我們所創辦的企業增值。例如,會計的基本概念、財務報表、損益表的生成方式,以及如何閱讀它們,我們不需要天天去入賬,但我們要知道如何閱讀關鍵比率去了解公司的健康狀況,我們還要學習如何去發展業務、創造需求及如何去營運及確保供應足夠,沒有人是什麼都懂,如何領導一群人實現一個共同的目標不容易,領導力就像紅酒一樣,時間愈長,它就愈有價值,領導者愈有經驗,他就愈有價值。
書道用時才要翻
回到電腦語言,我們應該學習什麼?我花了很多時間學習如何使用不同的語言進行編碼,最終我「拒絕」學習,「除非」我必須這樣做。人生苦短,如果您學習的一門語言很快就過時,為什麼還要花時間去學習它呢?去年,我教了碩士生一門市場研究課程,我決定教他們如何使用免費軟件R來生成統計結果,而不是使用SPSS,因為去年上課他們有段時間要在家裏上課,他們只要將免費軟件R安裝到個人電腦就可立即使用,不用返回大學的電腦室去用SPSS。當然,當我是香港中文大學電腦本科生時,我並未學習R,當時也沒有這軟件,我只需在「教我的學生」之前學習就可以了,我主要是教他們「關鍵」概念,足以讓他們知道所有電腦語言的「基本組成部分」,之後,我就教他們在有需要時便去打開近4000頁的R手冊,搜索所要的功能及如何去編碼就可以了,有人說「書到用時方恨少」,我覺得電腦手册是「書到用時才要翻」。
學海無涯,學無止境,要學如何去學、學什麼。有些父母會讓他們的孩子去學習「編碼」,如果孩子們能學習到電腦的關鍵概念(輸入、處理、輸出,然後重複)就好了,之後再了解機器學習/人工智能的概念。更重要的是要估計未來的發展及編碼的需要,將來,我們應該不用重複地「編碼」去做同一功能。今天,我們都知道在不同的網站會有不同的「按鈕」,給我們輸入不同的訊息,具體取決於所需的數據是哪種格式,可以是日期、數字、文字、不同國家/地區的選擇等。
學關鍵概念實際應用
更好的方法是少用/無代碼(low/no coding),而不是讓用戶告訴程序員他們想要什麼,由程序員花時間編寫代碼去向用戶展示效果,然後程序員再更改代碼;也就是說,用戶只需把輸入數據格式拖放到屏幕上,就可以不斷更改它,而毋須程序員編碼,用戶對輸入屏幕的效果感到滿意,便可以告訴程序員處理數據的邏輯。Excel是「少代碼/無代碼」的一個好例子,用戶可以自己進行「編程」,可以將兩個單元格的數值相加,然後執行其他計算。另一例子是如何進行在線調查,有不同的平台,例如Qualtrics、Survey Monkey、問卷星等,供用戶創建調查表,可指定問題和答案格式,還有多項選擇、開放式文本框等。
人的壽命有限,我們如何運用有限的時間可令我們從此不一樣,快速學習新的「關鍵」概念,將其應用到我們的工作或研究中,然後學習更多,並重複學習及應用的周期,我們就盡情可發揮我們對家庭、社會、國家、世界的影響。
作者為香港中文大學商學院市場學專業應用副教授、EMBA課程主任
訂戶登入
上一篇: | 地心引力無法抵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