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3月8日
早在1992年,時任世界銀行首席經濟學家薩默斯(Lawrence H. Summers)和我就曾警告過,將美國聯儲局年度通脹目標從4%下調到2%,可能引發重大問題。這不僅是因為4%的目標並未引發任何不滿,還因為2%的指標會增加聯儲局利率政策觸及零下限的風險。
沒人理會我們的反對意見。聯儲局前主席格林斯平(Alan Greenspan)當時將通脹目標降到了2%,而自那以後,美國人就一直在為此付出代價。我一直認為如果我們能在任一商業周期末段實現充分就業後,將聯邦基金利率提升到5%,並借此重整資產市場的話,許多經濟問題都將不復存在。
有三種方法可以達到這一目的。一個是將通脹目標提高到聯儲局前主席沃爾克(Paul Volcker)任內普遍設定的4%範圍;另一個是提振市場需求,令周期末段的5%聯邦基金利率仍能與投資熱潮相匹配;第三個選項是向市場投入海量安全國債資產,以壓低國債安全資產價格溢價,進而使周期末段聯邦基金利率上升。
美紓困計劃可恢復充分就業
當美國總統拜登推出其1.9萬億美元救濟、救援、支持和刺激計劃(即「美國救援計劃」,American Rescue Plan)時,我對此表示歡迎。如果該提案獲得通過,相當一部分資金將被輸送給那些真正用得上這些錢的人,而經濟也更有可能在歷經一年疫情和封鎖後,迅速恢復到充分就業狀態。
但顯然有足夠多的人並不喜歡它,以至於許多我尊敬和欽佩的評論員都站出來反對這個1.9萬億美元計劃。我說的可不是那些總把黨派利益置於實證之上的職業共和黨經濟學家,而是薩默斯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前首席經濟學家布蘭查德(Olivier Blanchard)等德高望重的人士。
薩默斯和布蘭查德擔心,新刺激措施的巨大規模可能導致長期通脹預期失控,進而催生聯儲局無法抵禦(除非是以經濟衰退為代價)的通脹壓力。
此外,美國企業研究所的斯泰因(Michael R. Strain)認為,應當避免聯儲局加息,因為「對聯儲局經濟微調能力的信心被錯付了。失業率一旦略微上升,往往就要升到一定程度後才會停止。」
我們應當如何看待這些警告?在我看來,它們都反映了一種恐懼,即聯儲局可能不得不上調聯邦基金利率,以使其回到我們過去認為正常的範圍。
而我之所以說「可能」,是因為正如上述批評者所承認的那樣,1.9萬億美元方案所產生的任何通脹壓力依然只是一種可能性,而非必然性,它也同樣可能最終發揮填補總需求漏洞的作用。
無論如何,如果說過去15年關於「長期停滯」和「全球儲蓄過剩」的爭論給了我們什麼啟示的話,那就是我們應該嘗試創造一些能容納更高合理聯邦基金利率水準的條件。
針對新通脹鷹派對「美國拯救計劃」規模的反對意見,我能看到的唯一解釋是,他們不相信聯儲局會在必要時提高利率。
保持聯邦基金零利率無意義
由此看來,因為擔心聯邦基金利率會在某個時候高於市場利率,他們似乎希望將此無限期地保持在零利率下限。但這是沒有意義的,尤其是在以此反對向陷入困境的美國家庭提供額外支持的時候。
作者曾任美國副助理財政部長,現為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經濟學教授、國家經濟研究局研究員。
Copyright: Project Syndicate, 2021.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釋放女性經濟實力 |
上一篇: | 儲局不能無視耶倫刺激經濟計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