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1月27日
上周國際商界最驚人的新聞是戈恩(Carlos Ghosn)在東京機場被逮捕,被指控逃稅和濫用公款等罪名。據悉他不認罪,但仍被拘留,尚未獲批准保釋。戈恩是全球第二大汽車生產集團,雷諾-日產-三菱(Renault-Nissan-Mitsubishi)汽車聯盟的主席和發起人。
這件案的爆料人是日產CEO Hiroto Saikawa,在戈恩被捕後數小時,即召開記招。他沒有如Canon案的高管般,先鞠躬道歉,更沒有以辭職謝罪。Saikawa一坐下來,馬上把所有責任推到戈恩身上,且說出公司已對他調查了一段時間,有證據戈恩漏報了逾4000萬美元在日本的收入,同時違法挪用日產的資金用作其在巴黎和巴西等地方的房屋開支,更以公司的私人飛機作個人度假用途。以集團主席來說,房屋開支和私人飛機等指控,有點小氣吧。原來,Saikawa是有備而來。
冰封三尺非一日之寒,Saikawa跟戈恩早有嫌隙。雖然Saikawa可說是戈恩一手提拔出來的,去年戈恩辭去日產CEO一職,留任董事局主席,推舉由Saikawa接任CEO。這件案很有啟發性,可從三個層面作出一些分析和觀察。
曾大裁員助公司扭虧
第一當然是個人層面。戈恩是位傳奇人物,黎巴嫩裔(當地有不少出色商人,包括墨西哥首富Carlos Slim),但出生在巴西,小時候在黎巴嫩居住,然後再往法國求學,畢業於尊貴的Ecole Polytechnique,擁有法、黎、巴三重國籍,能操多國語言。
早年服務於著名法國輪胎公司米芝蓮(不止出食評),在全球多個地區工作過,成績彪炳,是有名的「Turnaround artist」。
1996年他轉投當時面對困境,剛由國企變回民企的法國汽車廠雷諾,負責採購、生產和主力南美洲業務,不到一年就見成效,公司轉虧為盈(私有化有助提升效率,實值得中國參考)。
到了1999年,戈恩大膽推出一個嶄新概念,組成前所未見的雷諾-日產聯盟,雷諾入股日產36.8%,由他出任COO,2001年就升任CEO,但同時留任雷諾原來職務(2005升為CEO)。當時日產虧損非常嚴重,1999年蝕近65億美元,接近破產邊緣。戈恩接手後大膽承諾一年內轉虧為盈,如不成功就辭職,幾乎無人相信。他大刀闊斧,破日本傳統,裁員2萬多人,各方面大省成本,結果一年內成功變回賺錢,盈利高達27億美元,從此戈恩就開始成為國際商界的一個神話。
這個神話一直延續了近二十年,戈恩彷彿有三頭六臂,十多年來兼任兩家歐、亞公司的主席和CEO,如沒有腳的鳥一樣,不停地飛,贏得不知是褒還是貶的美譽。但他無窮的野心和精力,在2016年,以日產名義入股三菱汽車34%,更兼任主席,的確厲害。
戈恩當然是位頂級管理人才,但人必須有自知之明,每個人的時間和能力都是有限的,不可無止境增加工作量。另外一個危險是當權力太過集中的時候,缺乏有效的監督,人就會變得自大甚至獨裁,可能公私不再分得很清楚,最後墮入貪腐的陷阱。據說,除濫用公款外,他安排親戚在公司當一些閒缺,白支薪水,亦引來很多人的不滿。
生活奢華 成八卦新聞
戈恩看似一位專業經理,但原來私人生活也頗奢華,在法國、巴西、荷蘭和日本都有住所,在黎巴嫩更有酒莊。去年在雷諾過千萬美元的薪金已遭法國政府否決,最後削減了一點。他在2016年再婚,婚宴設在梵爾賽的Trianon宮殿,布置主題窮奢極侈,不理民眾疾苦的糜爛生活,非常不明智。事到如今,當然成為了上佳的八卦新聞材料。
我不知道戈恩是否有罪,但他在日本出事是非常不幸的事情。日本傳統法律觀念來自中國,現代法律源出明治維新時到歐洲取經的德國大陸法(Continental Law),跟英國的Common Law大不相同,後來再加上二戰後美國統治年代帶來的一點美國法律。雖未至於有些人說的guilty until proven innocent(普通法的相反),但一經起訴,入罪率確高達99.8%,入罪率如此高,有些人指出簡直法官都是多餘的。
東京檢察官已放出消息,戈恩的案件可能比內幕交易更嚴重,最高刑期可高達10年。他仍未獲保釋,可能再需一星期,且拘留期間,未必准許跟律師接觸。所以如他能獲保釋,真的不如試試能否遠走高飛吧。
第二層是企業分析。我一向都覺得這個聯盟不湯不水,不可能長期維持下去。除共用戈恩的管理才華,應還有共同研發、生產和銷售等合作。如果連戈恩收入來源和開支都分不清,其他分賬問題不是更複雜嗎?
近兩年日產對跟雷諾的聯盟愈來愈不滿。首先這所謂聯盟是不平等。雷諾持有日產超過四成的股份和投票權,反過來日產只持有雷諾15%沒有投票權的股份,所以日產的最高決策權全都在法國人手中(雷諾的最大股東仍是法國)。而且最近一年,日產的銷量和盈利都遠高於雷諾,日產更在中國有不錯的業務,雷諾幾乎完全沒有。所以日產對雷諾的不滿是可以理解,似乎Saikawa就開始蒐集戈恩的罪證。而引致決裂的導火線是傳聞戈恩近日正準備一個全面的合併計劃,對Saikawa和日產管理層非常不利。
日產雷諾聯盟不咬弦
戈恩出事後,日產股價跌了約6%,但不算暴跌,雷諾更跌多一點,三菱汽車也挫約一成。這證明戈恩有點重要性,但又仍然對未來保持一點希望。市場仍相信雷諾和日產暫時仍將繼續合作,但必須減少兩邊的不平等性,法國政府也表態可以談判新條件。更有可能把德國戴姆勒(Daimler)拉進來。整個傳統汽車行業正面對更大的電動車年代挑戰,雖已企圖推遲多年,但現在已拖無再拖,連德國福士都準備投入250億美元,日本豐田則打算投資150億美元。日產有Leaf系列,但已被Tesla超越,雷諾更沒有什麼計劃,需要急起直追。
第三層就是全球化所延伸出來的問題,包括勞工、管理層的利益衝突,以及更原始的文化差異問題。戈恩的外號是Mr. Davos,某程度上他的失敗也代表Global elites的折翼和挫敗。可能未來的企業確需更關注本國工人、管理層、投資者和整體國家的利益。留意到新聞,GM剛宣布關閉在加拿大安大略省的一家車廠,肯定是受到美國總統特朗普的「美國優先」政策所影響。
近日因全球化出錯而出現嚴重問題的企業其實不少,中國的華為將面對愈來愈困難的經營環境。美國不會採購任何華為網絡系統設備,且呼籲其他盟國抵制。澳洲已率先以國家安全為由,禁止華為參與5G網絡的建設。
不止華為,連擁有豐富國際經驗的高盛也中招,被馬來西亞的1MDB主權基金貪腐醜聞所牽連。高盛替1MDB募了約60億美元的債,收費高昂,極不尋常,似乎知道這是宗騙案。前首相納吉(Najib Razak)和夫人已被逮捕,約40億美元被騙走,兩名高盛高層已被美國檢控,主角是原以香港為基地的馬拉華僑Jho Low(劉特佐),仍然在逃。這位仁兄來自檳城,肥仔一個,其貌不揚,但膽大包天且出手闊綽,扮作超級富豪,經常與荷里活一線明星開Party。
本來高盛提交罰款就可了事,但令事情更糟糕的是當時的主席布蘭克費恩(Lloyd Blankfein),曾最少兩次在紐約跟納吉見面,此外亦跟Jho Low單獨開過會。因此高盛最高層可能也需負上責任,有人認為公司或許也將面對刑事檢控。股價已跌近兩成,最差情況可以再跌25%。我不認識Jho Low,但有朋友認識他在檳城的家族,據說人很聰明,出身Harrow School和Wharton,但「質地」很壞,且全都是從父親身上學來的。布蘭克費恩則有數面之緣,性格隨和,大聲講大聲說,一點架子都沒有。他今年先讓所羅門(David Solomon)當CEO,然後年底連主席都退下來,是否知道將出事?但似乎沒有告訴所羅門,真的多謝他不少。
高盛真的要小心點,近兩年業務已做得不太好,尤其在前總裁科恩(Gary Cohn)離開,進入白宮後,早已被大摩超越。再加上近日白宮貿易顧問納瓦羅(Navarro)再挑起的反高盛、反華爾街民粹。雖然特朗普企圖控制Navarro言論,但不少人仍非常痛恨高盛和戈恩所代表的所謂Globalists,不愛任何國家,只有自私的功利主義,且企圖干預美中貿易談判,在納瓦羅等人眼中,接近叛國。
有傳聞特朗普對屬鴿派的財政部長努欽(Mnuchin)不滿(遭否認),可能被辭職,他也是前高盛合夥人(父親也是)。
其實我明白民粹(populism)以及國家主義(nationalism)再次冒起的原因,每個國家優先照顧自己國民的利益是應該的。但如果照顧國人變成保護主義的藉口,那麼全球貿易和經濟發展將受損。請記住,貿易和經濟發展都並非零和遊戲,合作對大部分人都會有好處。就算不幸有些工人被全球化趨勢所淘汰,解決的方法是提供再培訓和製造其他就業機會,和提供適當的社會安全網,而非採取共輸的貿易保護主義。
不過,更要小心的是極端國家主義的崛起,有時愛國和極端民族主義,只有一線之差。納粹和法西斯主義,在歐洲已可見到死灰復燃的跡象。幸而美國的中期選舉,似乎較溫和和理性的勢力再次願意走出來投票。
中環資產持有Tesla的財務權益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高層以買表態 股價支持力佳 |
上一篇: | 港欠缺人才 礙創科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