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8年6月12日

譚新強 中環看世界

數據年代法律觀念和挑戰

今天全球焦點必然是在新加坡舉行的特金會,北韓領袖金正恩固然期待此峰會已久,甚至可說等了三代,美國總統特朗普表面扮酷,說只給朝鮮一次機會,更吹噓見面一分鐘內就能判斷金正恩有沒有誠意,比睇相佬還勁。事實上,特朗普自己也極度渴望能在朝鮮無核化問題上取得突破,如果成功,對民望和共和黨中期選舉都有很大幫助,拿諾貝爾和平獎都有可能。

雖說金正恩與特朗普的行徑都極難猜測,對無核化的定義和步驟都分歧很大,但大部分人都預期有好結果。特朗普自吹將有upside surprise,當然他慣性把責任推到所有前任總統身上,說舉行峰會已是重大突破。

其實這個講法並不正確,奧巴馬、小布殊以至克林頓等前任總統,都可以與金正恩的父親或祖父會面,但此舉將無聊地提高朝鮮身價。如果今次峰會取得某些成效,關鍵不在特朗普,卻在金正恩。金正恩年紀輕,在外國受過教育,肯定想帶領國家走向改革開放,亦想保留政權,所以行事要極度小心。近日他換掉多位軍官,抓緊軍權,應該是準備加快改革步伐。

G7峰會成歷史分水嶺

筆者之前預測過,短期南北韓連同美國簽署正式和約機會極高,沒甚難度。無核化談判將是一個較長時間的過程,朝鮮誠意頗大,因為技術已到手,核試和洲際導彈試射的政治目的也達到了,再繼續發展的重要性不大。最難搞的是統一問題,但沒有迫切性,美國也暫時不太關心。

有點意外的是,亞洲市場包括南韓對特金會都沒有太大反應,可能代表沒有期待,也沒有太多恐懼。很多時候,政治新聞,無論多大,短期內對巿場來講都只是噪音,最重要的仍是盈利和利率前景等經濟因素。今周美國聯儲局、歐洲央行和日本央行將開會,世界盃也在俄羅斯開波,聯儲局對短期市場的影響力肯定遠比金正恩大。

地緣政治變化對市場短期影響或較細,但對長期經濟以至安全的影響則非常巨大。在加拿大魁北克舉行的七國集團(G7)峰會,可能是歷史的一個重要分水嶺。

特朗普態度傲慢,遲到早退,完全不尊重其餘6國,她們理應都是美國最親密的盟友。離開後不止悔約退出聯合聲明,更發Twitter侮辱加拿大總理杜魯多,莫名其妙地指控他軟弱和不誠實。白宮貿易顧問納瓦羅(Peter Navarro)更附和特朗普,用最惡毒和誇張的語言來辱罵杜魯多︰「誰斗膽得罪美國總統特朗普,地獄將留個特別位置給他!」加拿大未有作出特別回應,但不可輕視這種謾罵的長期影響(古代引發戰爭都可以,現代也未必不可)。之前杜魯多還企圖講些好說話,強調美加的長久親密盟友關係,不止貿易,亦共同經歷多場戰爭。

現在已不止北美自由貿易協議(NAFTA)存疑那麼簡單,特朗普明顯故意破壞以至摧毀全球自由貿易,甚至國際安全秩序,G7所代表的西方聯盟已名存實亡。特朗普竟然多番建議邀請俄羅斯重新加入G8,令人懷疑他真的是俄羅斯間諜。

加入G7的要求是西方民主制度,當年邀請俄羅斯(錯誤)是希望加入後會逐漸走向民主,但在普京統治下,與西方分歧日益擴大,入侵烏克蘭和強併克里米亞後,與西方關係更近決裂。在經濟上,俄羅斯更沒有資格,GDP在全球僅排第11名,甚至在印度和巴西之下,人均GDP更是一萬美元都不到,只是個普通的發展中國家。

可能因為近日美國經濟數據強勁,特朗普的病態自大狂變本加厲,說話經常前言不對後語,上周六才主觀說與其他6國元首的關係有10分(如滿分100就有可能),還自欺欺人說其他元首樂意接受美國關稅制裁,偷笑可以欺詐美國多年,翌日就完全反口,誣陷杜魯多背棄他,他的說法當然與現實完全脫節。筆者在電視看到特朗普的表現,強烈感覺他是個精神病患者,令我不寒而慄。

科技扭轉政治大氣候

對比之下,中國在上海合作組織峰會上盡顯大國之風,印度、伊朗和俄羅斯等元首出席,重申支持自由貿易。沒有選擇,G6等國雖然對中國崛起有擔憂,也必須重新考慮跟中國加強貿易以至外交關係。真的要多謝特朗普。

除了在外交上弄出巨大風波,美國內政鬥爭也是沒完沒了。數天前從三藩市飛往阿特蘭大途中,筆者看了CNN和霍士電視新聞,霍士仍然咬着前國務卿希拉莉不放,要求司法部盡快公開最新「電郵門」報告。美國總統選舉已過了近兩年,仍然窮追猛打,並不尋常。

CNN則報道通俄案特別檢察官米勒(Robert Mueller)的最新調查,特朗普私人律師科恩(Michael Cohen)接受了多間企業的政治捐獻,然後負責付掩口費給成人電影女星Stormy Daniels(情況與朴槿惠案有點似)。另外,有證據顯示特朗普炒前FBI局長是與通俄門有關,可能構成妨礙司法公正。特朗普更明示他有權特赦自己,即總統凌駕於法律之上。

美國法治已大幅倒退,由Rule of Law淪為Rule by Law,一字之差,但含意深遠。更奇怪的是,美國社會的反應仍然很弱,與尼克遜年代的水門事件完全不同。

近日筆者在思考為何美國以至其他國家的政治環境演變到今日的田地,結論是跟科技有密切關係。首先特朗普的崛起是由所謂西方民粹推動出來的。

西方民粹的成因有多個,包括因抗拒極端伊斯蘭而掀起的反移民和種族主義立場,更重要的是經濟原因,西方中下階層收入多年來停滯不前,加上金融海嘯後多年的零利率和量化寬鬆政策,造成資產泡沫,貧富差距日益嚴重,工資增長慢的主因不止是中國,各種自動化科技、未來AI和機械人發展,只會更加抑壓工資。

在另一層面上,俄羅斯利用Facebook(fb)和AI、黑客成功干擾美國大選,特朗普當選與此絕對有關。筆者早已解釋過這是場完美憲法危機,美國完全無招架能力,惟有強忍接受結果。連米勒都必須在調查中途先定下無稽結論,否認俄羅斯影響選舉結果,再往後的調查只是一場無聊的鬧劇。

除此之外,亦請不要天真地接受fb教主朱克伯格(Mark Zuckerberg)道歉,以為下次美國或其他地方選舉將不會再有類似事件發生。筆者幾乎可以擔保高科技包括AI,將在未來政治生態扮演愈來愈重要的角色。

罪案全現形 法律恐讓步

在數據年代,每個人留下的已超越上網時的Digital Trail,幾乎一舉一動都被記錄以至監控,所以海康威視(002415.SZ)前景那麼好,私隱權只是個假象。加上電子支付普及化,在一個無現金的社會,做(小)賊很難,一般的偷、搶、騙肯定冇運行,連私人出軌行為都極難隱瞞。

問題是法律制度是由古老人類歷史累積的經驗和社會價值建立出來的,非常繁複、累贅,且充滿矛盾和漏洞。理論上,法律應該是盲目的(Justice should be blind),意思是法律的執行應是無私的,亦無政治目的。

直到最近(數據年代出現前),因為搜集證據的能力有限,所以執法時的盲目也必須包含隨機性(Randomness)。舉例,交警捉超速駕駛,不可能每台超速都抓,只可安裝某幾個超速陷阱,主要作用只是警嚇(Deterrent)。但在未來AI/IoT/5G年代,輕易可以記錄每一台車的所有數據,違法行為根本無所遁形。

未來最大問題必是太多數據,太多罪案,司法制度缺乏資源,無法處理。筆者估計過去可能遠不到1%的違法個案被發現,可能10%至20%被檢控。未來不要說100%,可能只要10%以上犯法行為被記錄下來(可能大部分是無意的,因為連律師都無法記得所有法律),司法制度已被癱瘓。所以未來要讓步的可能是法律(怎讓步和改變也是個極複雜問題),因為除了無法處理外,亦會嚴重影響整個社會運作,可能大幅拖低生產力。尤其是政客,絕非聖人,要活在社會焦點下,加上一般充滿野心,做事經常不擇手段,近乎不可能完全清白,工資微薄(香港、新加坡例外),但很多時選舉工程使費巨大,難免接受各種灰色或黑色捐款,是全球最多政客中招的誘因。筆者估計在數據年代,只要有興趣和夠努力,可能全球沒幾個政客可以幸免。

筆者擔心未來執法將變成非盲目,非隨機性,反而會有選擇性、有私心和有政治目的。特朗普和希拉莉事件只代表這個數據化法律年代的開始,這挑戰值得法學專家和所有世人深入思考。

中環資產持有海康威視的財務權益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