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3月22日
華能國電(00902)公布業績前數天,股價突然急升8%,當時消息指冬季已過,煤炭的供求及價格下滑,有利於發電成本。至業績公布日,因華能國電盈利大跌,股價曾軟,其後可以彈升,以其修改股息分配方案,可以確保派息,政策屬於正面。
華能國電去年淨利潤15.8億元人民幣,較2016年的85.2億元減少81.5%,每股盈利10.4分,建議每股派息10分,較2016年的29分減少65.5%,派息比率由2016年的51.8%提升至96.2%。根據過去分配方案,列於公司章程中,指明以現金方式分派利潤的50%。目前建議在未來3年提高分紅比例,在當年盈利及累計未分配利潤為正數,且公司現金流可以滿足正常經營及可持續發展情況下,現金分配的股息,原則上不少於當年利潤的70%,且每股股息不低於10分。
煤炭價大升打擊業績
股息政策的改變,因可提升股息,自然是正面;如政策不變,去年的每股股息將為5分,現時實際增加一倍,是非常時期照顧股東利益的安排。
去年底,華能國電新增燃煤熱電聯產裝機容量150兆瓦、燃氣機組裝機容量1660兆瓦、風電機組888兆瓦及光伏發電容量628兆瓦,於境內可控發電裝機容量104321兆瓦,增長24.4%,權益容量92003兆瓦,增長20%,各電廠廣泛分布於26個省,於新加坡擁有大士能源,佔市場份額21.9%,按年稍增0.4個百分點。
境內電廠全年平均利用小時3951小時,增30小時;其中燃煤機組利用小時為4194小時,增加87小時,大部分領先當地水平。境內售電量3713.99億千瓦時,上升25.56%,營業收入增加34%,至1524億元。
去年華能國電採購煤炭1.68億噸,新加坡則以燃氣發電,燃氣價格上升,發電用天然煤不含稅平均價每噸上升45.63%,至548.02元,總燃料支出增加63.8%,至927億元,境內發電每單位燃料成本上升32.4%。
表面上,營業收入增加386億元,而燃料支出已增361億元,還有折舊支出增加53億元,人工成本增加25億元,其他支出增加29億元,即營業成本及費用總額共增476億元(50.5%);即是說,支出較收入多90億元,因而營業利潤較上年減少92億元(50%),營業利潤率由上年的16.1%降至6.02%,主要是燃料價格上升的影響。
其他影響業績因素,還有財務支出減收入淨額增加35.9%,至94億元;聯營及合營公司貢獻減少67%,至4.2億元;金融資產/負債公允值盈虧及其他投資收益增加15億元(145%),同時,所得稅實際稅率由上年的25.09%調整至43.46%,新加坡則維持17%。
華能國電去年消耗煤炭1.68億噸,每噸平均價上升45.63%,至548.02元,是打擊華能國電業績的主因。由於煤價已升至相當水平,期望有所回落是市場心態。而煤炭業仍具有利因素,包括淘汰落後產能,亦要配合環保而適量生產。
目前經過冬季旺季後,港口存貨增加,似乎面臨價格下跌,若真如此,只是短期的變動,對煤電股價的刺激可能只是短暫。
降煤價涉國策難推測
直至目前為止,國策似無干預煤價,自然也不會讓煤電價格上升,因此,對電煤降價的期望只是憧憬,但由於降價影響太大,假若平均煤價下降5%,對華能國電的淨利潤將會是34億元以上,將較去年增長2倍以上,實在相當吸引。不過,這種可能性並未出現。
為安撫股東,建議股息比率所佔比率由50%增至70%,對於淨負債比率330%而言,這種安排只有國企可以辦到,特別是指明每股股息不少於10分,而且可持續3年。
如為憧憬煤價下跌使華能股價受惠,似乎有點「守株待兔」,這隻兔子何時出現、是否出現,仍屬未知之數,而持貨者必須忍受低息才可進一步期望,是否值得見仁見智,涉及國策實在難以推測,只能留意市場消息。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美息上升 留意蝴蝶效應 |
上一篇: | 恒指受制兩大阻力 月線烏雲蓋頂藏殺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