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3月24日
中國對自然資源的需求前景改善,這從中國增加某些重要大宗商品的進口量可以看出來。
最新公布的海關資料顯示,今年首兩個月銅和原油進口強勁增長,鐵礦石進口實現較溫和的升幅,用於生產鋁的原料──氧化鋁和鋁土礦進口激增。
從表面來看,這支援了中國商品需求走過陰霾籠罩的秋冬,將迎來光明的春天的看法,但這些數字值得認真研究,看看它們是真正反映了中國對大宗商品需求的上升,還是其他什麼因素在起作用,抑或是各種影響的合力效應。
以銅為例。海關資料顯示,今年前兩個月精煉銅進口較上年同期激增27.6%, 至65.25萬噸,看起來不同凡響,但其中很大一部分增幅似乎是內地銅價與海外銅價之間的價差推動的。巴克萊在3月21日的一份報告中指出,交易員一直在上海期交所買入銅,並在倫敦金屬交易所(LME)出售銅,因他們認為,人民幣兌美元將繼續貶值,「這一交易導致上海期交所的銅價高於LME價格,以至於在LME買入實物銅,進口到中國,然後交割到上海期交所,就可以獲利。」
巴克萊的觀點或許意味着,中國銅進口增加與實際銅需求上升的關係不大,反而是與試圖鎖定套利利潤的交易員關聯更大。
銅故事中有一個部分確實支援內地市場活動升溫的觀點,那就是2016年前兩個月銅礦砂及其精礦進口量大增57.5%至263萬噸。這表明中國冶煉活動在升溫,對於需求而言或許是一個積極訊號,但只有在這些銅礦砂和精礦被消耗掉而不是被儲入倉庫的情況下才是如此,但現在還不能確定情況確實是如此。
中國鐵礦石的進口看似也比鋼鐵的實際需求要更強勁一些。今年前兩個月中國共計進口1.558億噸鐵礦石,按年增加6.4%。儘管鋼鐵業人氣的確有所改善,但鐵礦石進口的增長更有可能的原因是,鋼鐵廠趁亞洲鐵礦石現貨價格處於低位重建庫存。
鐵礦石價格受情緒驅動
當時價格的飆升是因為內地兩會會議傳出利好消息。不過,這一態勢在隨後一周內被逆轉,表明在大連商交所期貨交易增多的情況下,鐵礦石定價愈來愈受到情緒的驅動。
一方面,春夏季建築高峰季,鋼鐵需求上漲很可能兌現,另一個對於中國鋼鐵廠的利好消息是,今年前兩個月鋼鐵產品的出口也保持得不錯,僅較上年同期下降1.3%,至1785萬噸。鑑於有愈來愈多國家已經或者考慮對中國的出口鋼鐵徵稅,當前的出口狀況算得理想,說明他們能為自己的產品找到另外的市場。
今年前兩個月原油進口增加9.3%, 至5849萬噸,相當於每日進口712萬桶左右。同期,成品油出口則急增60%,至600萬噸,約合每天出口73萬桶,這暗示大批量的進口原油只是被加工成了油品並出口。
總而言之,大宗商品進口資料顯示, 中國對資源需求仍保持穩健,不過這並不一定是說明經濟重拾動能的跡象。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投資如下棋 |
上一篇: | 策略性啤打提供可信承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