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9年9月4日

江藍 藝文評論

《尋常心》演員出色

風車草劇團今夏推出的《尋常心》,是美國編劇拉利克藍瑪(Larry Kramer)1985年的劇作,以愛滋病出現對當時紐約同志社群的影響,以及他爭取社群及政府正視愛滋病的出現的親身經歷為藍本而寫成。演出雖然是關於愛滋病及當時同志社群面對的政府及社會歧視為主題,但當中對社會不公及爭取公義的描寫,頗能呼應當下香港市民面對的困境。因此,雖然劇作涉及頗複雜的社會及時代背景,觀眾都能投入其中,有所共鳴。

故事開始於愛滋病出現初期,主角Ned與患有小兒麻痺症的醫生Emma努力去讓公眾及政府去支持尋找這致命病症的成因及醫治的方法。但由於此病最早見於同性戀者,在當時氣氛仍然十分保守的情況下,Ned與Emma面對同志間強大的抗拒情緒,即使跟Ned一起成立協助患病同志組織的友人,也一直反對他宣揚愛滋病與性行為間可能存在的關係。同時,對同性戀仍然普遍受歧視的社會氛圍下,政府亦坐視不理,未肯撥款找出此病的成因,以求解決方法。

克藍瑪透過Ned這個角色,層層鋪展爭取社會公義運動遇到的困難及所需的勇氣——尤其是涉及社會被歧視的小眾如同志,更要面對社群的恐懼。Ned偏激、近乎躁狂的性格,本身並不是個討人喜歡的角色,但隨着劇情推展,觀眾看到他對這運動的鍥而不捨,其實源於其年少的經歷——被灌輸喜歡同性是問題和父母的不接納等,令他藉着爭取同志社群誠實面對愛滋,以及要求政府關注等,希望證明同志其實也是尋常人。

強烈張力

他與共同創立協助同志組織、一直沒公開自己同志身份的好友Bruce的幾次激辯,希望在找出愛滋病根源前,推廣同志減少做愛時,都提及同志應被作常人看待,而且不應怕被標籤而選擇迴避等。由於Ned的情緒經常在高點,能量的要求很高,演Ned的梁祖堯掌握得不錯,尤其Ned與Bruce在組織未來辦公室那一場,由覺得運動取得一些成果的興奮到發現自己被逐出組織的激憤,情緒的轉折演來有層次,也有感染力。他與黃秋生飾演的哥哥Ben那兩場戲也很好看,兄弟情與哥哥因他的性向而生的隔閡,沉浸在兩人對話的底層,直至Ned忍不住爆發,矛盾才浮現。

黃秋生內斂的演繹與梁祖堯外露的處理,形成強烈的張力,甚有戲劇效果。其實,黃清俊那段老同志Mickey的呼天搶地獨白與邵美君演的Emma面對醫務檢察官的慷慨激昂陳詞,都相當精采——前者展示了Mickey經歷了石牆運動後的性解放到愛滋病出現所帶來的自身懷疑及恐懼,後者對政權的自私及漠視市民的福祉作出了最強烈的控訴,叫人動容。

《尋常心》最點題也最叫人觸動的一場,是Ned因愛滋而垂死的愛人Felix告訴Ben,他在海邊有間屋,本來希望跟Ned在那裏廝守,而海邊屋其實也是Ben正在建造的夢想——同性戀異性戀,心沒兩樣。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