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8月24日
由3位資深戲劇人:演員潘燦良、 蘇玉華及監製張志偉成立的Project Roundabout,是一個為期3年、以演員為本的戲劇計劃。8月中推出成立後的第一炮,是法國劇作家Florian Zeller的作品《謊言》(The Truth)。首演夜,儘管演員表現不一,但對白精警,而且故事發展出人意表,娛樂性豐富,頗有驚喜。
觀眾自行解讀真相
場刊介紹中提及編劇Zeller自認此劇受英國著名劇作家夏洛.品特的《背叛》啟發。入場前看故事簡介,也的確叫人想起此劇──同樣是男子與好友的妻子發展婚外情,以為把好友及自己妻子蒙在鼓裏,誰知事件並不如他所願所想。有朋友覺得看完《謊言》令他更懷念品特,但我想縱使兩者有關聯,比較卻大可不必。兩劇創作的時代不同,中心主題也有別:《背叛》是對婚姻和家庭的思考,《謊言》則是以喜劇的手法去展現真相與謊言的好壞是否真的界線分明,以及婚姻與朋友間微妙的關係。而且,儘管劇終時導演的處理手法似有指向,但實際上「真相」為何,劇本似乎是開放的,觀眾可以各自解讀。
演出共7幕,全是Michael(潘燦良)與另外3個角色的對手戲,對白頗多, 導演李鎮洲處理較平穩,但演出節奏相當明快。全劇由Michael與Alice(蘇玉華)在酒店幽會展開,以Michael的視點出發,觀眾看着他周旋在情人Alice、妻子Lauren(黃哲希)和好友Paul(陳永泉)3人之間,不斷以謊言來掩飾自己:對Alice向Paul剖白的提議,則以為了剛丟了高職的Paul的精神狀態着想而阻擋;對着妻子的質疑,則同樣以Paul的精神狀態和自己的工作來開脫;對於Paul提出懷疑Alice是否紅杏出牆時,他則極力游說對方佯作不知。
對比強烈突顯荒謬
他以一個又一個謊言來合理化自己的行為,反覆嘗試說服他人的論據是,知道了真相、說穿了事實對他人傷害更大。當真相像潘朵拉盒子般逐步揭露時,觀眾也看着Michael疲於奔命應付困境。
戲的重心無疑在Michael,潘燦良亦不負所望。雖然首演夜他念台詞失準,但整體來說,他的演出是相當賞心悅目,喜劇感極強,對說謊者變成被騙者的角色,然後又回到說謊者的位置,他的拿捏很不錯,成功帶動整個演出的節奏和觀眾的情緒。其他3人的演繹相對較低調,其中陳永泉以正劇的手法演繹,跟潘燦良的兩場對手戲,一個誇張一個平實,對比強烈,惹笑之餘又突顯了整件事的荒謬。
《謊言》結構迂迴,4人關係糾結,觀眾發現跟自以為掌握真相的Michael一樣:究竟哪些是真相哪些是謊言,我們其實一點也不能確定,而且,究竟是否蒙在鼓裏好過對真相一清二楚?輕鬆惹笑的演出,同樣帶出深層思考──其實,劇名譯作《謊言》而非根據英文/法文劇名直譯為「真相」,這選擇已頗值得思考了。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越馬泰三地 新派麵食吧 |
上一篇: | 五孩之母謝玲玲 辦慈善畫展傳揚愛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