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6月22日
上周超級央行周順利過去,並沒有為市場帶來太大的驚喜和震盪,剛巧本周公布的經濟數據亦不多,市場焦點自然轉到央行言論及地緣政治兩方面。美國聯儲局主席鮑威爾本周的言論有其意義,重申鷹派立場或會動搖市場的信心,反之若言論未如市場預期般鷹派,則可能為美元帶來壓力。本周中美關係有新發展,美國國務卿布林肯會見了國務委員兼外長秦剛,雙方發表的聲明表明兩國之間進行了建設性的討論,儘管現在判斷這代表中美關係改善或許為時過早,但卻是朝樂觀的方向進發。
目前美國股市的高估值未有影響其走勢,對利率敏感的科技股近期反覆向上,美國增長數據表現優於預期。不過,我們認為聯儲局相對鷹派的取態,可能會緩和目前上升的趨勢。聯儲局若進一步緊縮,有機會導致債券收益率抽高,這對美國科技行業的估值將是一個逆風。再加上美國經濟意外放緩的可能性,將導致部分資金流出美國股市。
部分資金恐流出美股
與此同時,我們看到中國股市出現萌芽的狀況。儘管市場或已過了疫後收復失地的「最佳時期」,惟過去兩周貨幣政策寬鬆進一步增強,表明當局支持中國經濟增長的決心。
上周人民銀行把7天期逆回購利率、常備借貸便利(SLF)和1年期中期借貸便利(MLF),分別下調了10個基點,並通過MLF釋放370億元人民幣的額外流動性,在岸政府債券因而大幅上漲。雖然減息幅度只有10個基點,對經濟增長的直接幫助可能有限,但我們相信,其發出的訊息才是重點,尤其是考慮到未來將會有更多的寬鬆政策出台。
隨着人民銀行行長易綱在本月較早時候發出逆周期調整的訊號,市場預期減息及降準的政策在未來陸續出現。
除了早前發布支持房地產的計劃外,政策制定者正在考慮一系列廣泛的刺激措施,以緩解增長擔憂。這些措施在短期內為中國國債收益率添下行壓力。
聯儲局兩次加息的前瞻性指導比預期更為強硬。儘管如此,美滙指數在會後變動不大,因為市場仍維持早前預測,即今年只會再加息一次。即使央行取態勢推高美國2年期政府債券收益率,但歐洲央行、英倫銀行和其他七國集團央行作出類似的鷹派指引,作為貨幣走勢關鍵驅動因素的息差,不太可能發生重大變化。因此,我們預計美滙指數在未來1至3個月的交易區間將在100.75至103.75之間。
隨着市場繼續為中國進一步放寬政策做好準備,美元兌離岸人民幣近期再度走高。繼上周調低中期借貸便利MLF利率後,內地周二調低了1年期和5年期貸款市場報價利率。由於中美貨幣政策的分歧,美元兌離岸人民幣昨低見7.2034,逾半年來首次跌穿7.2。
作者為渣打香港財富管理投資策略主管。他為《信報》/信網撰文,分享對環球投資市場觀點。
訂戶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