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7月17日
目前距離美國聯儲局下周三(26日)宣布最新的議息結果,還有約兩星期的時間,但基於近月數據表現持續強勢,加上聯儲局主席鮑威爾及其他委員先後發表鷹派言論,令市場相信月底加息的機會甚高,利率期貨預測加息0.25厘的機率超過八成。影響所及,近期美國債息亦水漲船高,對利率走勢敏感的2年期美債孳息率上周更升至2007年以來的高位,突破5厘水平。我們認為,投資者除了可以留意定期利率有否跟隨上升之外,亦要注視債息上升帶來的投資機遇。
美國債息上周急升後本周初呈現回吐,但目前處於3.9厘,亦是過去十多年的偏高水平。事實上美國10年期債息自2021年底的1.5厘反覆走高,聯儲局過去一年多持續加息,美國10年期債券的價格明顯受壓,而債息在一年多時間翻倍至近4厘的水平。投資者要留意的是,目前聯邦基金利率在5至5.25厘水平,反映國債的收益率和聯邦基金利率並不是同步發展;即使美國進一步加息,美國國債的收益率亦不一定會走高,因為債券的價格除了參考市場利率之外,市場對債券的需求亦起着重要作用。
無疑市場對美國的通脹仍然未能放心,因為多地的中央銀行先後表明了打擊通脹的決心,但只要息率未來沒有大幅上升,相信債息亦難以衝高,故此我們相信,美國10年期債息處於4厘附近已屬於吸引的水平,對於有意分散投資的投資者來說,具相當的吸引力。
或許4厘的息率低於定期並不吸引,但要留意定期的到期日較短,亦存在再投資的風險。即是若未來減息,定期息率有機會跟着下調,當然兩者沒有衝突,投資者可考慮把定期及債券同時納入投資組合,以應對短期及中長期的市況挑戰。
在美國現時仍討論加息之際,談減息看來有點不切實際,投資除了留意短線收益,也要關注長線潛力。聯儲局自2022年3月開始加息,累計幅度已達500個基點,未來即使再加息一至兩次,對市場的影響將有限,近期有聯儲局委員認同加息周期接近尾聲。作為投資者,下一個部署自然是如何應對美國的減息政策。
儲局減息勢推高債價
無疑減息在未來3至6個月發生的機會甚微,但在更長的6至12個月,機率卻顯著上揚,因為美國極大機會在2024年第一季步入經濟衰退,聯儲局可能透過減息以降低衰退帶來的負面衝擊。
假若美國未來減息,美國國債可望扭轉自2022年3月以來的疲軟走勢。對於持有美國國債的投資者,減息勢帶動定息債券的價格上升,投資者既可收取穩定的債息,亦可得益於債券價格的潛在上升。即使美國未有減息,以往美國國債在經濟衰退期仍是表現較好的資產,有助對抗衰退帶來的資產市場波動。
作者為渣打香港財富管理部投資策略主管。他為《信報》/信網撰文,分享對環球投資市場觀點。
訂戶登入
上一篇: | 企業家與管理者之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