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6月15日
2023年人工智能(AI)成為市場熱話,連帶相關的投資亦水漲船高,雖然由人工智能相關科技股引發的小範圍升市有望延續,但仍是難以預測具體能炒作多久。我們認為,AI改善了科技行業的面貌,但卻懷疑整體股市的樂觀情緒是否有些過度,因為領先指標依然預示美國經濟將會陷入衰退。早前供應管理協會公布的服務業採購經理指數,預示當前驅動美國經濟擴張的因素正在惡化。另一方面,5月份美國失業率意外跳升至3.7%,給美國衰退的訊號清單加多了一個警號。
與此同時,美國暫時取消債務上限後,政府將在未來數月大量舉債來補充現金儲備,預期會從市場抽走1萬億至1.5萬億美元的流動性。此外,上周公布的數據顯示,歐羅區在第一季陷入了技術性衰退。面對疲弱的宏觀背景,我們透過多個方向剖析可能繼續推升風險資產的潛在因素,並分享為何我們預計熱潮在未來12個月難以為繼。
第一個是通脹完美地回落,我們明白這情況發生的概率很低,因為包括年內成熟市場通脹迅速滑落到央行目標水平,同一時間卻要避免失業率大幅上升。在就業市場目前依然供不應求的情況下,成熟市場核心通脹高企,預示通脹不太可能在就業市場沒有嚴重惡化的前提下回落到目標水平。
第二個是央行不再全力抗通脹。若有任何跡象顯示各地央行容忍通脹高於目標水平,將會利好股票前景,但卻不利債券走勢。3月份以來美國減息的預期下跌,市場當前定價反映投資者認為,7月份會再度加息0.25厘。歐洲央行暗示會繼續加息抗通脹,其代價是經濟活動惡化。澳洲和加拿大央行上周意外加息,市場揣測它們還會繼續上調利率,因為核心通脹居高不下,且勞動力市場依然供不應求。雖然基礎情形是聯儲局會按兵不動直至第四季,但如果美國和歐羅區衰退的預測時間推遲到2024年,那麼未來加息的風險就有可能會上升,而成熟市場利率走高將威脅風險資產的反彈。
宜多元配置 看好日股
人工智能驅動資本開支,AI是今年的市場熱話,亦是投資的重要主題,但近期走勢凌厲卻不禁讓人聯想起上世紀九十年代末的互聯網「狂潮」。正如互聯網革命一般,人工智能可能帶來的轉變不容忽視。不過,企業料需花上數年時間,才能展現人工智能的優勢。
與此同時,人工智能拉動的股市反彈面臨估值過高,且看好倉位過於飽和的挑戰。互聯網泡沫爆破的教訓告訴我們,市場「狂潮」中很難挑出真正的贏家。互聯網泡沫爆破之際,幾家一度被捧為互聯網領導者的企業瞬間倒閉。謹慎起見,投資者應根據自身風險承受能力,調整對該板塊的倉位。
我們相信,人工智能熱潮或會持續一段時間。不過,面對透支的基本因素,我們不願意在現水平高追,特別是部分缺乏穩固基礎的風險資產,反而專注於維持多元化的基礎配置,把部分資金轉移至包括成熟市場政府債在內更具防禦性的資產,同時看好亞洲美元債和日本股票。
作者為渣打香港財富管理投資策略主管。他為《信報》/信網撰文,分享對環球投資市場觀點。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從三冠王看戰術創新 |
上一篇: | 旅遊巨頭紛開啟AI時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