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3年6月22日

盧穗欣 債.息先機

確保綠債真「綠色」

綠色債券受歡迎的程度有增無減,除了派息吸引外,同樣可以創造實質的環境改善。而這正是影響力投資的原意。

綠色債券是影響力投資工具之一,目標是改善社會環境之餘,同時能帶來合理投資回報期望。數據顯示,2022年全球影響力投資相關總額達1.165萬億美元,需求大是因為愈來愈多投資者希望能賺取回報之餘,又為未來環境或社會提供實質、直接的貢獻。

影響力投資可運用於不同資產類別。當應用於債券工具時,就稱為「正向效益債券」,它包括三大類:綠色債券(Green)、社會責任債券(Social)、可持續發展債券(Sustainability)。

東亞聯豐認為,國際資本市場協會(International Capital Market Association)對這類債券的定義原則具參考價值。第一,債券集資所得的資金必須投資在有利於環境、可持續發展或社會之上,效益必須能夠量化。第二,發行人要列明用什麼方法和評估準則,揀選投資項目。第三,債券籌組的資金不能用在一般開支或投資。最後是提交報告,交代資金使用的情況、項目的進度,以及對環境或社會所帶來的影響。發行人要提供符合以上條件的證明,而非自己說了算。

影響力投資是ESG投資的一種。ESG投資定義業界也沒有一定的標準。最常見是在投資過程加入ESG元素,例如企業營運模式對生態環境的傷害不超過特定水平,或從社會角度,公司沒有剝削員工利益,ESG評分達一定水平,作為被納入可投資領域的準則。

另有公司使用排除投資(exclusion screening),即是不會投資在一些具爭議性的板塊,例如武器或煙草等。還有最佳選擇(best in class),意思是某些企業如石油或煤炭公司,儘管它們的營運會為環境帶來負面影響,但如果是板塊中ESG評分最高的,也可以被挑選入投資範圍。

簡單而言,影響力投資與其他ESG投資的分別,在於前者取態較積極,因為資金一定要投放在目標清晰且有利社會或環境的項目,能帶來效益的可量化方案。而其他ESG投資,有部分是透過評估企業過往營運模式,以決定其ESG評級是否足夠被納入組合的投資範圍,相對約束性較低,並不保證資金一定會投放在改善環境或社會的項目之上。

作者為東亞聯豐投資業務發展部董事總經理。他為《信報》/信網撰文,分享市場觀點。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