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8月16日
經過一年多的貨幣緊縮,美國物價持續下滑,核心通脹由6月的4.8%放緩至7月份4.7%,東亞聯豐相信下降趨勢將持續。雖然聯儲局上月一如預期加息,但緊縮周期料已步入尾聲。美國經濟表現優於預期,就業市場強勁帶動消費者信心升至18個月高位,這些利好因素支持我們一直對美國經濟軟着陸的看法。因此,團隊對美股後市感樂觀,而美國在人工智能和科技領域上有領導地位,有助帶動資金流入。
領先指標顯示歐洲宏觀走勢趨穩。歐羅區第二季經濟按季增長0.3%。該地區通脹雖然高企,不過呈下降趨勢,我們認為歐羅區的加息步伐也開始減慢,股票前景正面。
內地科技媒體電訊類看俏
中國第二季國內生產總值低於市場預期,並是兩年多以來首次出現通縮,但上半年經濟增長按年達5.5%,符合今年5%左右的增長目標。政治局會議後,當局揚言會推出扶持措施,而團隊相信下半年當局會推出針對性措施。故此,我們對中國經濟發展保持審慎,繼續採取平衡投資取向,並密切注視政策變化。
利率見頂,債券孳息有機會下滑,帶動債券價格上升。投資者若現階段買債券,可以鎖定吸引的孳息率,待利率下調時,受惠債券價格升幅。所以,我們繼續看好亞洲投資級別債券。雖然中國經濟復甦未如預期,但當地投資級別債券的選擇尚算不少,其中包括科技、媒體和電訊,以及BBB評級的國企。
經過3年改革後,總理李強7月時會見多間科網巨頭高層,強調科網平台的重要性,市場認為當局有意開始放寬監管。我們因此看好該板塊的前景,尤其是高啤打、BBB評級的發行人。
至於國企,我們特別留意BBB評級、具個別潛力的債券。內地鼓勵國企把投資從傳統製造業轉移到高科技製造業,評級機構惠譽表示,儘管資本開支會上升,但幅度不大,反而投資得宜,更有機會帶動公司信貸評級提升,增加企業在國家發展的策略重要性。因此,信貸評級有機會被上調、信貸基本面得以持續強化的債券,值得多加留意。
留意南韓金融投資級債券
中國以外,南韓加息周期見頂,基於估值吸引,我們對南韓的金融投資級別債券保持樂觀,特別是該國的正向效益債券需求遠超新供應量,值得投資者關注。另外,印尼半主權債券較同級主權債券收益率高,投資機會因此較吸引。
發達國家經濟優於預期,投資者對於風險資產的興趣漸漸恢復。然而,不容忽視環球經濟正處於樽頸位,各地經濟和政策等走勢不一。任何數據、政府政策以及央行立場,都有可能左右市場走勢,所以在配置資產時必須保持警覺性和彈性,以防市況出現波動時能及早作出應對。
作者為東亞聯豐投資業務發展部董事總經理。他為《信報》/信網撰文,分享市場觀點。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國企內房候位Put 科技弱勢股造淡 |
上一篇: | 中移動雲業務出色 回至62元吸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