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5月13日
長倉投資者總希望市況長升長有,可惜第二季港股並不「爭氣」,目前仍然處於橫行悶局,年初向上突破的債息亦出現阻力,目前市場其中一個重點在於通脹前景,關注的並不是未來一兩個月的通脹數據高低,因為經濟逐步好轉下,通脹上升是合理的發展,投資者關注通脹究竟是會像美國聯儲局預期的逐步回落,還是會一直上升,從而迫使央行提早「收水」?筆者傾向相信前者發生的機會較大,一旦成為市場共識,有望成為市況造好的另一個催化劑。
美國企業盈利再度帶來顯著驚喜。目前市場普遍預計標普500成份股第一季盈利按年升50%,較4月初預期的24%大幅提升。亮麗的業績反映經濟的強大動能。
歐洲企業第一季盈利增速預期也大幅上揚,從4月初的47%提高至目前的83%。過去一年,我們強調市場會攀越憂慮之牆,有助風險資產繼續跑贏政府債和現金。由於疫苗接種使各經濟體得以逐步回歸常態,預計上述利好趨勢得到延續。
美國上市公司中,對經濟周期最敏感的行業,其盈利超出預期的情況顯著。反映市場熱點繼續從增長股向周期性價值股輪動,惟要強調的是,並非看淡增長股。舉例說,諸如5G、醫療科技和電動車的科技行業,仍然是重點看好的投資主題,其營收和利潤增長有中長期驅動力。惟科技行業整體將會面臨一些短期挑戰。
經濟動能強勁令投資者開始擔心,各國央行或會逐步退出規模空前的貨幣刺激,並提升國債孳息率。理論上,債息率上升會降低增長股的估值,因未來的現金流將被更高的利率水平「折現」到現值。
美國經濟持續強勁,疫苗接種迅速,支持了經濟重新開放的投資主題,繼而利好價值股(而非科技股之類的增長股)。投資者由此而產生對美債孳息率上升的憂慮,亦壓制了增長股估值。如今的市場熱話是,究竟近來通脹抬頭的情況只屬暫時性,還是會持續下去,以及聯儲局政策是否會因此而收緊等,都可能不利於納指,以致是全球相關股份的表現。
筆者會密切關注美國通脹趨勢,部分指標(採購經理指數中的支付價格分項)預示企業擁有了更多定價權,可能會引發聯儲局降低債券購買規模的預期。不過,相信大部分價格上行壓力都是暫時性的,因為不僅是疫情導致的供應瓶頸,更在於去年經濟衰退引發的基數效應。隨着供應瓶頸逐步消除,公司漸漸提高產能,以及更多勞動力重新進入就業市場,估計在第四季尾之前價格上行的壓力亦會消退。
技術指標好轉增投資信心
我們認為短期內的價格上升壓力,以及關於逐步退出貨幣刺激的傳言,反映投資者對經濟前景信心日增,因為各項基本因素的指標均呈現好轉走勢。包括追蹤投資者多樣性的參數在內的一些股市技術指標,似乎處於過度伸展的狀態,這點在部分周期性板塊中尤為明顯,這亦增加了短期內風險資產回吐的風險。我們會利用這些技術指標,增持看好的周期性板塊和較長期投資主題,後者亦包括了基建支出相關的個股板塊。
作者為渣打香港財富管理投資策略主管。他為《信報》/信網撰文,分享對環球投資市場觀點。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康宏小股東討公道 還看財匯局調查 |
上一篇: | 中國債市危中有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