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9年10月19日

伍世棠 經管錦言

能預知蝴蝶拍翼的結果嗎?

蝴蝶效應一詞,出於上世紀六十年代一名美國氣象學家的一篇論文。大部分人用「一隻蝴蝶在巴西拍翼會導致美國的一場龍捲風」來形容這效應。最近,中國因美國一名NBA人員支持香港的反修例運動,而暫時禁止直播NBA賽事,令很多人認為當初一宗在台灣的殺人案,發展到影響中美貿易戰及14億中國人,有幾天不能合法地看NBA直播,是由一件相對較輕微的事件開始,最後出現另一件相對嚴重的事件,是蝴蝶效應的一個例子。在商業管理上亦有不少蝴蝶效應的個案,筆者想討論怎樣面對這隻蝴蝶。

先解釋一下蝴蝶效應,有人認為,蝴蝶效應就是槓桿,以小的力量來引發大的影響,這是一個謬誤。蝴蝶效應的重點在於小錯誤的嚴重性,和忽略整體的一小部分所帶來的後果。當初第一次引用蝴蝶效應的發表,就是基於一個小失誤導致一個完全不同的實驗結果。

在商業世界有不少這樣的例子。筆者在金融界工作,每日都與數字打交道,用不同的數學模型來計算不同的行業在股票市場上的表現。金融業的第一課,就是學習運用現金流折現法(Discounted Cashflow Model,簡稱DCF)來預測公司的未來盈利。分析員把公司過往的數據輸入模型,再加上自己對公司每一項收入和支出在未來的趨勢,用以預測公司在變化期至穩定期每一年的財務狀況,最後用加權平均資本成本方法,計算出來的折現率,來計算股票的內在值。這個模型就像一個蝴蝶大觀園一樣,每一項數據就像一堆在拍翼的蝴蝶,只要有其中一個數據出錯或未能預測,最後得出的內在值就會差很遠,投資決策就會出錯。

預防從三方面入手

既然知道每一隻蝴蝶都有機會引起颶風,在預測過程中怎樣才可把破壞力減低?這可以從三方面着手,第一,控制計算所用的因子數量,如果因子太多,就像蝴蝶群飛,每一個小誤差相疊後就會形成更大的錯誤,在大數據時代下獲取數據已愈來愈容易,所以更需要用合適的數據量來計算;第二,分配資源在重要因子的計算上,我們不能控制全世界的蝴蝶,就用有限的資源來控制一堆蝴蝶,例如可通過敏感度分折,在盈利預測內找到最能影響結果的數據而加以優化;第三,增加風險管理,既然我們不能阻止蝴蝶拍翼而引致颶風,就要做好防風措施。

因蝴蝶效應的結果是不確定的,一開始的觸發點都是微不足道,就算運用多準確的計算方式也會有誤差,做好風險管理令結果不似預期時都不會有太大的影響。

陳同佳就是那隻蝴蝶嗎?筆者認為,因為台灣殺人案引致NBA球賽不能直播,不是蝴蝶效應的一個好例子。當初處理該殺人案的手法所爭議的,是一個存在於香港二十多年的法律問題,殺人案不是那一隻拍翼的蝴蝶,因為在起草《基本法》的時候已經預計到會有具爭議性的案件出現,但當初預計不到的是內地媒體的反應,如果禁播是那個颶風,殺人案只是中間流動的風,有份推動,但那一隻蝴蝶,應該是香港及內地的社會教育制度。

蝴蝶效應可以形容為連鎖反應上過大的誤差值,現在很多生活上的事情,都是前人通過不斷重複的嘗試後得出來的結果。我們不能預知未來,但颶風過後,下一次就會知道是那一隻蝴蝶引起的。不過,蝴蝶數量有如天上繁星,我們要經歷過多次颶風才足夠呢?

管理好小事可降風險

因為大部分人不希望出現不可控的結果,所以每次提及蝴蝶效應都是用來形容破壞,但這效應所提及的是實驗上的誤差,結果其實沒有正負影響之分。人生就是充滿不確定性,到處也有機會出現蝴蝶效應。正面來看,我們的每一個小動作都會有機會引起很大的影響,每一個行為也有機會改變世界。在事情發生後,我們很難追尋哪一隻才是第一隻拍翼的蝴蝶,但只要每一件可控的小事也能盡力做好,就不會怕有沒有蝴蝶在拍翼。

作者為香港科技大學工商管理碩士校友會會員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