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9年2月15日

趙民忠 宏觀遠瞻

大灣區城市互補 打造創新科技中心

粵港澳大灣區規劃綱要出台在即,各界聚焦大灣區如何以獨有的「一國兩制三關」,擔當中國未來重要的經濟引擎,中外貿易、人才、資金的交滙點,以及推動創新這項重要使命。香港作為區內主要的國際金融中心,與科技產業領先的深圳等大灣區內城市合作,發揮優勢互補的協同效應,可攜手將大灣區打造成環球創新科技中心。

港推動上游尖端研究

大灣區的發展規劃是透過結合九個內地城市、香港和澳門的優勢,例如製造業供應鏈、創新產品、金融服務、物流及零售,然後發展成新經濟帶,媲美東京、三藩市或紐約的灣區。滙豐環球研究估計,至2025年,粵港澳大灣區的經濟規模將達到2.8萬億元,相等於全球第九大經濟體。

作為珠三角發展的延伸兼升級版,大灣區可稱為「珠三角2.0」,而「創新」正是珠三角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及大灣區建設的關鍵主題。大灣區佔全國出口高達37%,廣東省的出口當中,中高端科技產品佔超過四成,可見大灣區經濟在對外貿易擔當重要角色。談到這裏,以科技創新見稱的深圳似乎更能主導區內發展。

然而,在推動大灣區創新科技發展的過程中,香港的參與不可或缺兼份量十足。現時香港與深圳的創新科技發展各有優勢,香港科研多從事上游尖端的研究,而深圳科研則由產業主導,着眼於中下游應用研究。大灣區發展能提供機遇,讓香港透過與深圳優勢互補,製造一個能夠貫通上、中、下游的創科園地。另一方面,區內企業客戶對貿易融資、支付、資本市場操作、諮詢、風險管理及企業財資中心的需求龐大,大灣區創新科技行業尤其需要出口、跨境相關的金融服務,這也正是香港可効力的領域。

金融中心排名領先穗深

事實上,滙豐中國與第一財經、北大滙豐商學院合作發布的《2018年中國企業創新發展報告》亦反映,在創新環境支持方面,香港憑藉國際金融中心的獨特優勢排名第一,領先於深圳、廣州。香港監管制度高效、商貿高度開放,以及優質的司法制度能有效保障產權及支持法治,已經連續25年獲美國傳統基金會評為全球最自由經濟體,現時中國三分之二的對內及對外直接投資,都是通過香港進行或來自/投向香港。

香港是亞洲金融市場的領導者,在港約200間認可機構、包括全球首100大銀行中的70間,有足夠能力及經驗為區內企業提供優質國際金融服務。預視到創新科技產業的金融需求,滙豐早於去年3月在香港和廣東設立專注服務創新科技企業的團隊以進一步向產業鏈縱深滲透,為更多初創企業和高端製造企業提供支援。

大灣區有望成為重要經濟體和超級大都會,為所有行業創造重要機遇。然而要加快區內發展,除需提升針對人才、資金及貿易流動的政策措施之外,若能借助香港成熟的金融市場和廣東省在於發展成熟的製造業和供應鏈的優勢,進一步加強兩地的連繫,大灣區倡議將可能令該區成為環球創新科技中心。

滙豐香港工商金融主管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