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8年11月16日

趙民忠 宏觀遠瞻

港企攻內地電商拓機遇

保護主義抬頭和關稅措施為環球經濟、尤其是中美貿易帶來不明朗因素。中美雙方仍在角力,香港企業應如何應對外圍風險,在逆境中突圍而出?對本港企業而言,在內地高速增長的消費市場中分一杯羹,甚至拓展份額非常重要。隨着內地民眾的財富增加與品味提升,帶動消費和企業銷售上揚,本地企業若能提供獨特的產品和服務,同時加強電子商務,必能在內地取得成功。

九成公司重視中國市場

滙豐為配合剛舉行的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發表了一份名為《滙豐商貿領航:為中國製造》的調查報告,通過1200多家國際企業的視角,洞悉中國消費市場最新趨勢和未來前景。其中受訪的120家香港企業,逾半列為內地前三大市場之一,八成公司更將內地視為首要出口市場,近九成表示內地銷售對企業舉足輕重。

我們的調查進一步顯示,內地市場在港企業務中的重要地位,故有需要回應內地消費者的需求,以具競爭力的價格提供高質又安全的產品和服務。值得留意的是,雖然內地消費者日趨富裕,但他們並非單純追求奢侈品,往往更注重健康、環保、品牌的聲譽和質素。

目前,香港企業促進內地銷售的3種最常用策略為:發展當地分銷商網絡、設立附屬公司、發展合資企業。跟其他市場的企業相比,前述策略在港企中更為普遍,反映香港與內地之間的獨特關係。我們的調查結果亦顯示,三成半受訪香港企業認為,廣泛使用電子商務等銷售平台有利其內地銷售增長,較其他受訪市場的兩成明顯為高。

事實上,近年內地企業在質素及品牌等方面均有提升,本港企業將電子商務平台視作應對內地競爭加劇的方式,利用有關平台開展內地銷售,以迎合當地消費者喜好,這種情況愈見普及。

雙11績佳證生態圈成熟

內地最大型購物節「雙11」今年再創新紀錄,單是網上購物平台天貓已錄得超過2000億元人民幣交易額,足以證明中國消費力依然強勁,未有受外圍不明朗因素影響。內地消費群熟悉網上銷售渠道,加上完善的物流網絡配套,電子商務生態圈已發展得十分成熟。

在政策方面,鑑於《內地與香港關於建立更緊密經貿關係的安排》(CEPA)與本港企業關係密切,有接近七成(69%)的本港企業認同,CEPA有助它們內地業務增長。同時,過半數受訪香港企業相信,《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對其生意發展有幫助。

香港企業要發展內地市場,相較其他地區的公司仍有地理及政策優勢,若及時在品質及電子商務兩方面投放資源,內地仍會為企業帶來無限機遇。

滙豐香港工商金融主管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