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月19日
人口老化似乎是全球面對的問題。二戰過後男人解甲返鄉,世界出現了一個戰後嬰兒潮,多數專指1945至1965年期間出生的人。今年2019年,在嬰兒潮出生的人約54至74歲,剛剛步入退休期,對經濟以及資產價格都有重大的影響。根據生命周期理論,年輕人傾向購入資產,儲錢投資未來,為老年生活準備。
億萬富翁達里奧(Ray Dalio)之前分享投資公式時亦有相似道理,指出儲蓄等於你的人生自由與保障,年輕的時候要問一問自己需要多少自由和保障,問問自己在沒有任何收入的時候儲蓄能維持生活多久,需要多少個月或多少年的自由和保障?最後,你儲蓄目標應該是你需要的更多,因為當你一開始工作時,可能覺得6個月儲蓄自由和保障已經好好;但幾年後,你會開始考慮你孩子的需要,計算一下金額可能比你想像中高很多,所以作為年輕人在社會中往往是資產的需求者。
老年人與年輕人的情況就剛剛相反。老年人沒有工作,靠的是以前留下來的儲蓄,為了可以生活享受,要以不同方式出售資產來換取消費品,成為資產的供給者。因此,在人口結構中,老年人與青年人的比例變化會改變資產供需結構,從而改變資產價格長期走勢。
靠金融業食老本
美國與日本之前都有相類似的問題,面對失去「人口紅利」,兩國截然不同,美國人口撫養率在上世紀八十年代見底,但由於移民的貢獻,年輕人口得到擴充,上世紀九十年代撫養率再度下降。相反,日本移民政策不完善,在上世紀六十年代開始,人口結構快速年輕化,但30年後就快速老化,資產價格長期不振,有目共睹。人口老化、勞動力人口驟然衰減,而長者人口增加,資產需求會相應驟減,人口紅利快速失去,要提高經濟活力,如何提升年輕勞動人口的生產力及所謂的價值?推動人力資本投資和技術創新,使用技術紅利是一個好方法。
今天的美國、今天的深圳靠的不再是勞動集中營,而是創新科技;今天的香港,在這方面又有沒有優勢?香港可以定位為美國紐約金融中心嗎?筆者最怕香港只是一成不變食老本,到最後香港成不了美國紐約金融中心,但成了澳門賭場,行業單一沒有變化,靠的就是資金流入流出,最後發達的只是港交所(00388)。年輕人在這個社會不去金融賭場工作,又可以有什麼選擇呢?今天澳門遇見的問題,他朝君體也相同。
本人及與本人有關之戶口沒有持有以上股份及相關衍生產品權益。
https://www.facebook.com/coffeehkej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反彈浪未完 現時造淡過早 |
上一篇: | 焦點轉向二三梯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