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2年10月1日

陸永 財經coffee

誰為英央行轉軚買債埋單

英國財政大臣關浩霆(Kwasi Kwarteng)在全球加息遏通脹的情況下推行大幅減稅計劃,而這可算是英國50年來最激進減稅方案,令政府收入大減,英國政府本財政年度要增發720億英鎊國債,預期至2027年將令庫房少收450億英鎊,未來政府要舉債借入千億英鎊。

減稅計劃似與央行對着幹

消息一出,英鎊大瀉,英國國債應聲下挫,在現時物價上漲的大環境下,此舉儼然火上加油,令物價飆升得更快。作為英國中央銀行的英倫銀行,本來任務是控制通脹,今次財政大臣關浩霆這個減稅行動似是與央行對着幹,而雙方是完全缺乏溝通的。

最終英國央行被迫收水變放水,不但沒有緊急加息,反而轉軚入市買長債穩定市場,宣布每日購入50億英鎊20年或以上到期的英國政府債券,為時13個交易日,總額達650億英鎊。今次央行入市,全因這些被稱為金邊債券(Glift)的政府債券價格急劇下跌所致。金邊債券價格下滑,導致採用所謂負債驅動投資(Liability Driven Investment)策略的養老金基金出現流動性危機。

負債驅動投資策略主要是為了獲得令基金有足夠的資產來支付所有當前和未來的負債,保險公司和養老金基金就是好例子。這些基金在英國的總價值約1.5萬億英鎊,其中1萬億英鎊投資於英國國債和其他債券。

這些基金一般涉及一些槓桿運作,買入利率衍生工具,對沖未來的負債,這些衍生工具合約有以金邊債券作為抵押品,對債價下跌時,須增加抵押品,基金會減少手持的其他金邊債券套現流動資金,導至金邊債券價格進一步下跌,出現惡性循還,債價愈跌愈深,最終英倫銀行被迫出手入市買債接盤穩定市場。

英養老基金不會資不抵債

英國央行都是以加息抗通脹為目標,今次購買國債只是短期操作,國債價格最終會回落到之前較低的水平,這意味央行購買的650億英鎊債券將會蒙受損失。這會是誰的損失?央行是英國政府全資擁有,相信這些損失將由政府承擔,最終則由納稅人埋單。

至於英國養老金計劃會資不抵債嗎?理論上是不會的,因為養老金的負債是用英國國債收益率作估值,即是當英國國債收益率上升時,這些負債的估值就會下降,資產估值跌負債估值同時減少,故不會因為國債下跌而出現資不抵債的問題。

https://www.facebook.com/coffeehkej

[email protected]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