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8年8月18日

伍世棠 經管錦言

全民自動化 從OA到RPA

有沒有計算過每天浪費在重複工作上的時間有多少?不論你的職位高或低,取簽名的還是簽名的,每天都要處理一些營運上的工作。回到公司後查看電郵,接獲客戶查詢產品,打開公司的客戶數據庫軟件,輸入客戶號碼,再輸入產品編號,再打開Excel,複製圖片並製成報價單,再打開Word,製作公司內部需要的檔案記錄樣式,再存檔成PDF,改檔名,用電郵回覆客戶……這個繁瑣過程是不是似曾相識?

每間公司投放大量資源放在資訊科技上,但每天、每位員工也用大量不同的系統,很重要的原因是沒有一個軟件能夠合乎所有需求,所以在企業發展過程中,就要不斷購買及開發不同的程序來應付不同工作。久而久之,每名員工的桌面上布滿了不同樣式的icons,在每一個軟件之間操作的時間,可以佔八成的工作量。

提升效率減少出錯

很多標榜自動化的軟件其實也並不自動,很多人每天的工作就是重重複複,公司大量增加人手做這些手動的工作,以為是增加效益,但其實只是開更多Excel,用更多不同的存檔方式,到最後公司的公享資料夾只會愈來愈亂,離職的同事沒有寫好工作流程,部門就要花費幾個月的時間重新訓練接手員工,員工每天晚上到八九點也未能下班……

很多年前開始的辦公室自動化(Office Automation,OA)只是一個初步概念,到實際運作的時候也是需要很多人力。近年興起實行RPA(Robotic Process Automation),就是為了解決這方面的問題。

RPA可分為4個階段,第一階段是桌面自動化,需要半人手控制。就好像按鍵精靈和一些所謂的外掛程式,電腦能自動打開程式打字或移動鼠標按滑鼠,這個方式不限軟件,但要非常精準地設定每一個步驟。只要軟件進行更新,介面變化了,所設定的步驟也就需要更新,未能做到全自動。

第二個階段就是進行跨系統的步驟,把更多不同的資料庫整合起來,這個部分需要在公司的伺服器上進行修改,但只要內容是從來未遇過的話,就需要用人腦去想一個新的流程。

第三個階段就是加入AI元素,把一些複雜的情況通過AI令電腦進行學習。每次遇到問題的時候就反饋回資料庫中進行分析,把人手介入的情況減到最低。

第四個階段是令電腦在問題未發生之前推算出可行的辦法,從而選擇成本效益最高而最簡單的解決方案,於問題發生時能更快作出反應。

IBM及四大會計師行都已經有團隊專門負責開發這方面的公司業務。有報告指出全世界已有約45%的公司運用RPA提升效率,每年市場增長率約有60%。有些採購工作用RPA後,需時從400秒縮減至25秒!除了節省時間,出錯率亦都大大降低,內部審查更容易知道工作流程,和每一個步驟所運用的資源。

加上可以24小時運作,員工可以用更多時間去處理其他事情,這在日本已經大行其道,其他人工較貴的地區,RPA發展也比較迅速。除了減省成本的原因外,客戶的要求也較高,企業能夠用更多資源去提供貼心服務。

「你學會自動化,還是你會被自動化」。有些人認為自動化是一個商機,但也有更多不懂電腦的人認為是一個威脅。現在很多人也聽過AI,但認識AI的人不多,每個人也不想自己的工作被取代,所以一些重複性高的工作,雖然令人十分頭痛,但是如果用電腦完全取代的話,很多人就會失去工作。

鼓勵員工學會自動化

所以部分大企業雖然知道有不同的方法可以自動化,卻又不去實行。除了成本非常高,企業運作的複雜性令開發時間十分長外,亦因為內部員工有心拖長時間,不願意交出工作流程,或者刻意增加工作的複雜性,以免喪失自己的存在價值,而令自動化工作無法執行。最簡單的例子是,於試算表內不用公式而是把數字打入儲存格(cell)內,接手的員工根本無法知道計算方式,然後浪費多個月的時間重新設計一個新的試算表。往往就是因為人的自我保護性而令科技發展緩慢。

企業可以開設程式課程,讓員工自己學會自動化,把自己手上的工作交給自動電腦處理。簡單如學會用Excel內的Macro或VBA,把繁瑣的工作用自己的電腦及自己的方法去實行,公司亦可以透過程式碼更了解同事的工作,於企業執行下一步的自動化時更能把流程整合。於同事放假或離職的時候更快進行交接,或簡單地把同事自製的程式自動化地執行。這個方法可以統稱為「全民自動化」。一個半日的課程可能已經節省每位員工每日幾個小時的工作,令他們能安心地早點下班回家。

作者為香港科技大學工商管理碩士校友會會員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