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6月29日
創新科技不但是香港經濟的增長動力,也是企業提升競爭力不容忽視的趨勢。無論是傳統行業與否,企業決定引入科技之前,都應該以開放的態度,暫時放下固有的看法,重新認識及學習。因此,這幾年我們非常注重提升本港企業對數碼科技的認識。
近日我們發表「數碼營商」市場調查2018,了解本港企業應用數碼科技的情況。調查於今年3月至4月進行,以問卷和訪談的形式,訪問了超過300家香港企業的高級管理人員,他們來自零售、貿易及服務業。規模方面,參考香港經濟的實況,大部分為中小企,其餘屬於大型企業。
比較我們於2016年進行同類的調查結果,表示認同數碼科技帶來好處的企業,由69%上升至74%。究竟企業覺得應用數碼科技有哪些好處?跟2016年比較,仍然有超過七成覺得,可以幫助拓展業務。比較明顯的變化是收集數據方面,兩年前只有7%受訪企業提到這方面,今年上升至42%,反映香港企業愈來愈重視數據的運用。
社交平台增互動
很多人都覺得,企業運用Facebook等社交平台,只用作宣傳產品,這次調查發現,企業更注重從社交媒體獲得的數據,從而分析客戶行為及喜好,提供配合客戶需求的產品或服務。有些企業會積極在社交平台與客戶互動,聆聽意見之餘,亦可以增加客戶的忠誠度。
然而,表示有引入數碼科技的受訪企業,由2016年26%上升至今年的28%,升幅並不明顯。這次調查顯示,本港企業「知而不行」,主要由於企業缺乏相關知識,以及缺乏創新文化和氛圍,加上風險胃納較低,不太願意冒險。例如大家常見的技術大數據,56%受訪企業表明了解大數據,而表示認識開放應用程式介面(API)和物聯網(IoT)的分別為54%和49%。但當被問及是否熟悉其應用時,高達六成受訪企業指不熟悉。
須學懂管理風險
有受訪者覺得,香港缺乏一個環境,可以讓商界討論科技發展和應用;亦有受訪者希望知道,究竟有沒有一個機構可以幫助企業提供相關知識或意見。另一方面,不少受訪企業覺得,投資數碼科技等於冒險,又或者覺得「計唔掂條數」,例如投資回報期要多久?事實上,在數碼時代,企業要學懂如何管理風險,正如有受訪者提到,假如不投資於科技,可能錯過很多機會。
至於不同行業對數碼科技的認知方面,無論貿易、零售,以及服務行業,比兩年前都有上升趨勢,其中貿易行業的受訪企業,超過八成認同數碼科技的重要性,但有趣的是,應用的比率只有22%,是三個行業當中最低;而零售業的應用接近四成,除了高於整體比例(28%),與2016年比較,變化亦相當明顯,反映電子商務和移動電子商務(m-commerce)正快速擴張。
從另一個角度,我們亦了解到不同年齡層受訪者的看法。以40歲為分界線,40歲以下的管理層,對於數碼科技的接受程度和應用都明顯較高。例如45%的年輕受訪者表示有增加數碼科技的應用,不過只有26%的較年長受訪者有這樣做。同時,在使用雲端、社交媒體、網上銷售平台等方面,都可反映出管理層年齡與他們對於數碼科技的應用有一定關係。
銀行服務趨簡單
今時今日,香港企業可以跟全世界做生意,等於向四方八面擴展其供應鏈。隨着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迅速普及,企業管理層無論身處何地,任何時候都可以處理業務,加上科技令銀行服務變得簡便,鼓勵更多人使用流動銀行服務。
調查顯示,43%受訪企業使用手機或平板電腦處理日常業務,40歲以下受訪者的比例更加達到51%。不難預期,這個比例會不斷上升。綜觀各項流動銀行的服務中,最普遍使用的服務為查詢賬戶結餘和滙款紀錄。不過,用手機轉賬的比例只有一成,反映企業仍然覺得,透過網上理財轉賬比較安心,至目前為止,只會透過手機使用基本的銀行服務。
同時,相較於網上銀行服務,接近69%受訪企業更傾向使用流動銀行服務,而63%受訪企業相信,利用生物認證識別身份,比使用密碼更安全,顯示客戶對生物認證的接受程度愈來愈高。
香港企業積極擁抱數碼經濟,的確令人鼓舞。然而,把所學到的數碼知識落實成為業務計劃,其實同樣重要,在目前的市場環境下,這就是成功的關鍵。
滙豐香港工商金融主管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香港金融科技機遇 |
上一篇: | 供求推算油見百 通脹穿三倉必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