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2月30日
美國國會參眾兩院之前通過各自稅改方案,兩院的共和黨議員經協商後,敲定最終版本。其中,企業稅將由目前的35%,大幅減至21%,並廢除企業最低稅負制。個人所得稅最高稅率則從39.6%減至37%,並同時設有最高1萬美元的扣除額,美國企業稅率由全世界最高的國家之一變成了最低的國家之一。
中國「玻璃大王」曹德旺早前公開表示,在美國土地基本上不要錢,而電價是中國的一半,天然氣費用只有中國的五分之一,中國製造業綜合稅負比美國高35%,內地今時今日稅費負擔高達40%,相對美國21%,利潤率不到10%廠商,出走美國完全是非常合理。
中國或收水防走資
今天中國經濟升級,利用消費填補生產流失,保持經濟增長,面對美國加息,人民幣資金外流壓力加大,如何力保不失?我國有自我防衞網資本管制,人民幣要走出去不容易,但面對勁敵加息收水,中國亦無辦法,最終相信亦要跟風加息收水。
其實今回美國加息減稅可算是高招,經濟學有個IS-LM模型用來解釋產品市場和貨幣市場同時均衡條件下,國民收入和利率的關係,相信未必所有讀者都知道IS-LM模型講什麼。簡單來說就是貨幣供應減少,利率水平上升,當利率上升使投資和消費減少,國民收入也下降,經濟減慢,但是當政府支出增加(減稅的結果),利率亦會上升,經濟加快。
透過減稅作「對沖」
美國加息減稅的結果就是利率必然會因此而推高,至於經濟會加快或減慢就在乎減稅和加息的力度,但可以說的是今次減稅就是美國「對沖」加息的工具。美國加息勢在必行,加息原因何在?答案眾說紛紛,但結果就是令其他國家進入兩難局面。美國經濟好有加息條件,美元加息後強勢,其他國家可以選擇跟加,保持貨幣強勢或接受弱貨幣的事實,但又有幾多個經濟強如美國,又可以接受弱貨幣?
美林銀行當年發明了一個美林時鐘的概念,幫助判斷市場什麼東西有投資價值,現時正是加息周期開始,根據美林時鐘,債券吸引力下降,股票配置價值相對較強,商品明顯走牛,正是2017年發生的行情,經濟上行通脹上行,而下一階段就是經濟下行通脹上行,最後就是經濟下行通脹下行。
2017年股票市場是快樂的一年,美國加息周期可以多遠亦是未知之數,但加息周期開始了就是告訴大家不要在股市樂而忘返,最終危機出現時,美國可能是最有空間最有能力減息自保的一個。
國家主席習近平強力推動供給側改革、去產能、去槓桿,減速換永續,提高金融系統防衞意識,這正正是與美國行為一致,2017年過去,2018危中有機,危機來臨,中國去槓桿下力保不失,地位將大大提升。
本人及與本人有關之戶口沒有持有以上股份及相關衍生產品權益。
https://www.facebook.com/coffeehkej
訂戶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