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8月25日
1.美國和土耳其何時結盟?
美國和土耳其的盟友關係可追溯至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的時候。土耳其掌控了連接黑海和地中海的博斯普魯斯海峽(Bosporus)及達達尼爾海峽(Dardanelles),即是控制了前蘇聯進出歐洲的最主要航道之一(另外就是波羅的海,但波羅的海範圍內只有兩個不凍港,遠不及黑海方便)。
二十世紀初期,土耳其和當時的前蘇聯簽訂協議,同意禁止非黑海周邊國家的船隻穿越這兩個海峽。但隨着二戰爆發,要配合盟軍的戰略部署來對抗軸心國,土蘇協議再不合時宜。戰爭結束後,美蘇關係急轉直下;而在這大環境下,土耳其仍然容許美國軍艦通過兩個海峽,惹怒了蘇聯,刺激後者在黑海增強兵力以作威逼。結果到1947年,美國國會決定向土耳其提供經濟及軍事援助以對抗蘇聯,成為美土盟友關係的開端。
2.為什麼戰後土耳其不親俄?
其實至少在1920到1930年代,土耳其和蘇聯的關係還是挺不錯的:當時鄂圖曼帝國剛被推翻,蘇聯就迅速承認現代土耳其國父凱末爾(Mustafa Kemal Ataturk)建立的新政權。
然而,當美蘇自二戰決裂時,土耳其卻選擇站於美國一方,這或跟現代土耳其的建國理念「凱末爾主義」(Kemalism)有關:凱末爾深信,鄂圖曼帝國衰敗覆亡是其政教合一的落後傳統所致,所以新生的土耳其必須與之切割,徹底世俗化、現代化及西化。因此當土耳其需要歸邊時,自然選擇意識形態更貼近此理念的美國。
3.今次風波主角是什麼人?
今次美土關係急速轉差,源於美國最近試圖以制裁手段,迫使土耳其埃爾多安政府釋放在2016年當地軍事政變後被捕的美國牧師布倫森(Andrew Brunson)【圖】。
布倫森是美國籍基督教牧師,屬福音派長老教會(Evangelical Presbyterian Church),他於1993年在宣道機構World Witness的資助下,偕同妻子前往土耳其,定居伊茲密爾(Izmir),在當地傳教逾20年。埃爾多安化解政變後展開大規模清算行動,布倫森被指與「政變主謀」、在美傳教士居倫(Fethullah Gulen),以及在當地被視為恐怖組織的庫爾德工人黨(PKK)有關而被捕,至今未釋放。
4.美土關係從來都一帆風順?
雖然美土盟友關係無間斷地維持了逾70年,但其實兩國曾多次爭拗,美國早已制裁過土耳其。
1974年,位於土耳其南方的島國塞浦路斯發生軍事政變,多年來對塞浦路斯虎視眈眈的土耳其趁機出兵佔領了該島北部【圖】,並趕走了住在當地的約12.4萬名希臘裔居民。由於土耳其拒絕遵從聯合國決議撤兵,美國於是對土耳其實施武器禁運;不過這項禁令於1978年就悄悄撤除了。
此後40多年,美土之間仍然偶有摩擦。而除了今次事件,兩國近年的摩擦主要是圍繞埃爾多安的反民主集權操作、居倫的引渡、庫爾德問題,以及參與敍利亞內戰的問題。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新興經濟體危機像輪迴毒咒 |
上一篇: | 埃爾多安「帝國夢」撞上鐵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