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6月23日
現代軍艦「一撞就穿」?
去年6月,美軍驅逐艦「菲茨傑拉德」號(USS Fitzgerald)遭一艘菲律賓貨輪攔腰撞上,嚴重損毀險些沉沒。有人質疑堂堂一艘軍艦抵擋不了貨輪的撞擊,如何在戰場上抵禦炮火?但現實卻是,現代軍艦基本上都沒有抵擋炮火的能力。
二戰後全球導彈技術發展迅速,能精準擊中逾百公里外的目標,而且火力強大,再厚的裝甲也無法抵禦導彈攻擊。因此現代軍艦都沒有裝甲,而是以防空系統攔截來犯導彈。
俄艦彈藥多以一敵十?
俄羅斯海軍承襲前蘇聯的戰略方針,相對着重單艦戰鬥能力而非艦隊協同作戰,例如其航母載機量不多,但配備超過200枚各類型導彈,還有多台機炮。
而單艦作戰思維的極致,要數到俄羅斯的「基洛夫級」巡洋艦。該艦級是唯一現役的「戰鬥巡洋艦」,排水量達2.5萬噸,配備各類型導彈合計超過500枚,猶如一座移動彈藥庫。
全球海軍如何分類?
長久以來,全球各國海軍都可被分為「藍水海軍」和「褐水海軍」兩大類:具遠洋作戰能力,即可長時間在遠離國土的公海地區作戰的部隊是為「藍水海軍」,反之就是「褐水海軍」。
不過,近年美國海軍引進了「綠水海軍」的概念,把分類變得更細致。美軍把「褐水海軍」定義為只能在內河和沿岸海域活動的部隊,而「綠水海軍」則是那些能夠在本國鄰近海域活動,但未足以長時間遠洋作戰的部隊。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島鏈緊箍 中國難撼美海上霸權 |
上一篇: | 近年各國海軍增添軍備情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