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8年8月25日

郭耀斌 EJ GLOBAL plus 寰球信識

埃爾多安「帝國夢」撞上鐵牆

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是近20年最獲國際政壇注視的領袖之一,對內修憲擴權走向專制,瓦解政變風暴,對外不斷靠攏俄羅斯,亦主動介入敍利亞內戰,甚至遠飛德國向當地的土耳其裔民眾拉票,結果發生德國國腳奧斯爾(Mesut Ozil)與埃爾多安合照風波,前者最終憤而退出國家隊。外界形容埃爾多安意欲復興鄂圖曼帝國年代的內政及區域影響力,成就他的新蘇丹(Sultan)夢。追本溯源,自1923年土耳其建立共和以來,鄂圖曼的根源沒有因政治體制全盤西化而被砍斷,並隨着經濟實力不斷上升,轉化為外交影響力,在埃爾多安手上,更達至極致。

國際公認土耳其繼承了鄂圖曼帝國的版圖及政體,而土耳其國外也普遍以「新鄂圖曼主義」(Neo-Ottomanism)形容埃爾多安對內專權及介入別國事務,作風如舊日的鄂圖曼蘇丹。

研究土耳其政治與社會的美國猶他大學政治科學系教授雅烏茲(Hakan Yavuz)於2016年發表一篇論文,名為《新鄂圖曼主義的社會及思想源頭:後國家的視野》(Social and Intellectual Origins of Neo-Ottomanism : Searching for a Post-National Vision),探討鄂圖曼遺產如何融入土耳其人的身份認同,以及發展成埃爾多安執政的意識形態。雅烏茲稱,國父凱末爾(Mustafa Kemal Ataturk)的世俗派模仿當時歐洲民族國家建政,以建立屬單一土耳其民族為主體的憲政共和,並與以往鄂圖曼政教合一的歷史割裂,但鄂圖曼遺產沒因政治體制中斷而消失,反而以文藝、時裝和建築等方式得以保存和傳承。

二戰後,土耳其經濟隨世界經濟復甦而發展,政治思想亦蓬勃起來,除了屬立國精神的凱末爾主義(政教分離、西式憲政、單一土耳其民族身份),伊斯蘭主義(Islamism)和鄂圖曼主義(Ottomanism)也崛起。前者主張實行伊斯蘭律法(Sharia Law),後者提倡土耳其的民族身份應該加入鄂圖曼年代的文化元素(特別是多元族群共融),豐富身份認同,藉此和平解決當時崛起的庫爾德激進分離主義。

新鄂圖曼主義破土而出

雅烏茲稱,厄扎爾(Turgut Ozal)出任總理和總統期間,不再像以往獨尊立國根本的政教分離,開始教育民眾要重現鄂圖曼的根,並以鄂圖曼為名,在蘇聯和南斯拉夫分別解體後,陸續拉攏新獨立自主的巴爾幹半島、高加索地區、中亞和中東國家。這些國家曾在鄂圖曼帝國版圖內,或本身有不少突厥裔或穆斯林社群,這是土耳其首次利用鄂圖曼的根源,轉化為外交政策,促進土耳其與這些初生國家的民眾、貿易和學術來往,提升土耳其的軟實力(Soft Power)。

南斯拉夫內戰和及後的波斯尼亞戰爭,發生穆斯林被種族屠殺的慘劇,歐洲多國無動於衷,土耳其當時有不少民眾上街示威聲援這些歷史上昔日的同伴,這股雅烏茲定義下的「新鄂圖曼主義」內政及外交方向逐步得到民意授權,奠下今日埃爾多安「大土耳其」構想的基礎。

埃爾多安出身於當時執政聯盟成員之一的福利黨(RP),該黨提倡激進伊斯蘭主義及主張復興鄂圖曼榮光。他出任伊斯坦布爾市長期間,便運用市政府資源,推廣鄂圖曼藝術及建築,舉辦紀念鄂圖曼大軍攻佔君士坦丁堡(即伊斯坦布爾)的活動,成功為自身建立保守派民眾的基礎。後來福利黨因違反政教分離的立國原則,先後被軍方出手干預和憲法法院裁定禁止參政,埃爾多安為首的一眾前成員另組正義與發展黨(AKP)至今。雅烏茲認為,埃爾多安執政初期大致延續了厄扎爾留下的親西方外交路線,但當發生了阿拉伯之春(Arab Spring)後,埃爾多安開始顯露他以往的伊斯蘭主義及新鄂圖曼主義取態。這段期間,埃爾多安對內集權削弱三權分立,對外支援穆斯林兄弟會(Muslim Brotherhood)和介入敍利亞內戰,強人統治姿態逐步展現。

埃爾多安今年2月出席鄂圖曼帝國第三十四任蘇丹阿卜杜拉-哈米德二世(Abdul Hamid II)逝世百周年紀念日的活動時,批評國內有說法指土耳其的歷史源自1923年,是割裂了土耳其的歷史根源和傳統價值。他宣稱土耳其共和國繼承了鄂圖曼帝國,又稱讚阿卜杜拉-哈米德二世是近世最具視野和戰略眼光的鄂圖曼及土耳其領袖。阿卜杜拉-哈米德二世任內大興土木,興辦教育,但作風專權,鎮壓包括亞美尼亞人在內的少數民族,被史學家稱為「紅色蘇丹」,埃爾多安此言明顯為自己的強人管治貼金。

修憲改為總統制一事最終在爭議聲下順利完成,埃爾多安的「新蘇丹」美夢成真,與「新沙皇」俄羅斯總統普京(Vladmir Putin)看齊。埃爾多安成名於土耳其經濟高速增長之時,如今經濟面臨重大危機,專權及用人唯親作風令外國投資者不予厚望,親俄的傾向使北約內的歐美盟友日益不滿。換個角度來看,這才是真正考驗埃爾多安能否抵受各方壓力,成就「大土耳其」這個終極目標。

 

郭耀斌  香港國際問題研究所研究員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