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6月4日
內地出版社的幼兒讀物,出現奇幻繪圖,透過孩子們詭異的眼神,竟然連小男孩的JJ、小女孩的內褲、以至捉迷藏時的乘機胸襲,通通通過,督督督撐!
這還真叫人匪夷所思,雖然我一直不大明白內地的教育,但我記得有一年,大夥兒在潮州工作時,見過的一家鄉村小學。
這鄉村小學建於1959年,名字甚有氣派,叫「山河」。像很多學校一樣,「山河」每級分多班,但它不像香港,以ABCD或甲乙丙丁之類來細分,而是以國家當時正要推行的革命口號去編制。
就說「山河」吧,決定建校的時候,國家正推行「抓革命、促生產」,於是村委便理所當然地把每級的六班,按這口號來劃分,如「一抓」、「二革」、「三命」;或者「四促」、「五生」、「六產」等,挺全民一心、全國一致的樣子,雖然今天聽來有點古怪。
我認識一個從「山河」出來的人,後來輾轉到了美國,落地生根多年後,鳥倦知還,終於萬水千山地飛返母校去參加校慶。
舊生相遇,免不了探問一下對方畢業於何年何班,一些說:我是68年「革班」的,又或者70年「命班」的,說來頗有點氣勢;另一些說:我是69年「生班」的,又或者71年「抓班」的,聽着就有點彆扭;有些更倒楣的舊生,還會啼笑皆非地說:我是72年「促班」的,又或者73年「產班」的,想起都滑稽。
不過,所謂氣勢、彆扭、以至滑稽,可能只是我們笨星香港人的井底看法,從這些學校出來的舊生,自我感覺還是良好的,畢竟,這是他的母校His Mother Primary School呀。
而即使生逢亂世──或者我該說──由於生逢亂世,這些「山河」舊生當時也是必修「國民教育」之類的,學生們雖然都是革命小將,但再反叛,上這課時也不敢造次,老師們教得也特別賣力,特別七情上臉。
我問這個69年「產班」的「山河」舊生:你們那時候,也試過今天鬧得滿城風雨的「教科書插圖」事件嗎?
這「山河」舊生吸一口煙,哈哈笑說:插圖!插什麼圖?我讀唔夠3個月,革命就全面升級啦,全「產班」的同學,都「鏟」晒去上山下鄉,每日好彩就插下秧,唔好彩就畀人插下背脊,還插什麼圖?
訂戶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