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9年5月4日

李錦權 教研陣地

通識害人不淺

現在有人建議減少通識科的內容,有人希望把專題探究變成自選部分,也有人想把這一科的成績只分及格和不及格兩種。這些建議都離題。

極難分出優秀答案

通識科有六個大範圍:個人成長與人際關係、今日香港、現代中國、全球化、公共衞生、能源科技與環境。教師的困難是沒有課本,他們要找教材,網上的資訊泛濫,事實錯亂,他們和學生如何受得了?就是有教材,它的內容繁多,教師難教得好,學生只能生吞資料。試卷沒有答案,得分標準是分析得合理,也說得合理,考生通常都能夠及格,但是閱卷員極難分出優秀的答案。

支持這一科的人說這一科教學生開闊眼界。如果是這樣,為什麼不加多些範圍?它又教學生分析,而方法是看支持的意見,看反對的意見和問自己的意見,用這種方法比較容易拿滿分,大部分考生都用,能言(寫)善辯和文筆好的有優勢。這種方法是「正反合」的技巧,初中學生應該懂得,只是可能用得不夠純熟。這個支持理由可以,但是這種低層次技術每一科都用得上,不是這一科獨有。

不能隨便找人教學

如果把資料減少,甚至把六個範圍減一些,再加上有課本,問題仍然存在,核心是誰人有能力去教?第一個範圍要懂心理學,第二三四個範圍要懂歷史,第五六個範圍要懂很多理科知識。中六學生可以當小六學生的補習老師,但是不理想,學校總不能隨便找個人去教這一科吧,教的人應該有足夠知識。「大話怕計數」,懂一門要三四年的專科訓練,外語能力也要稍好,否則讀不通專科。兼通文理並擅外語的教師有多少人?能夠通曉這六門的又有多少人?關鍵是通曉,不是知道一點點。很多教師已經有這一科的碩士學位,應該可以吧。他們的老師是教授,有多少個教授有能力通曉六門呢?好像沒有!

丘成桐早已說這一科最忌「撈埋一碟」,教授沒有能力教,教師難有多少個能去教,學生要生吞活剝材料,學得的技巧粗淺,但是極花時間,浪費了學習知識的時間,所以它害人不淺!

作者為深資教育工作者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