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3年8月2日

魏明德 明看天下

構建東北亞國際水運大通道

亞洲東北部地區(「東北亞」)包括中國的東北、華北地區和山東省、日本、北韓、南韓、蒙古以及俄羅斯遠東地區。東北亞地域遼闊、資源豐富,是當今世界經濟活動最為活躍的地區之一。2010年以來,東北亞地區GDP年均增速約14.2%,高於全球平均水平的11.9%,發展潛力巨大。自2013年「一帶一路」建設提出以來,東北亞各國跨境貿易發展迅速,中國與東北亞國家貿易規模年均增長達17.4%,2019年中國與東北亞地區其他國家貿易額合計超過7000億美元,佔當年中國對外貿易總額近20%。

中國東北地區對維護國家安全戰略地位十分重要,關乎國家發展大局。東北地區是我國重要的糧食生產基地、工業基地和能源基地,是祖國北疆生態屏障,對維護國家國防安全、糧食安全、生態安全、能源安全、產業安全的戰略地位十分重要。但東北地區的發展已經成為國家的短板。2000至2020年全國各省份GDP增幅排序中,吉林、遼寧、黑龍江分別以6.8倍、5.4倍、4.2倍排名第29、30、31位。《東北全面振興「十四五」實施方案》中提出:要充分認識到推進老工業基地全面振興的重要性和緊迫性,着力構建區域動力系統,推動東北全面振興實現新突破。

一、東北振興缺乏推展多維產業的宏大載體

東北地區由東北亞「地理中心」向「經濟重心」邁進能力不足。東北地區處於東北亞中心位置,是區域物貿流通的交滙點,是溝通世界、連接東西方的主要節點。近百年來東北地區曾經四次經濟崛起,其中三次因通道基礎設施建設而實現。

目前由於缺少互聯互通的規模能力和新的可釋放空間,導致東北地區雖然區位優勢顯著,但區域經濟活力不足,產業空心化和產業繞行現象比較明顯,無法實現東北地區由「區域地理中心」向「經濟發展重心」的轉變。

「鐵路偏執經濟」阻礙東北地區形成區域間發展支撐,城市群落和經濟軸心呈線性存在,缺少區域間的發展支撐,阻礙東北地區在資源流動能力上與外界的互聯暢通,使得東北地區參與雙循環的能力明顯不足。

僅憑政策支持難以形成推動多維產業發展的宏大載體。針對東北振興及相關政策已有上千項,但始終沒能將東北經濟進行有效提振。解決區域發展不平衡要推動欠發達地區產業發展,形成增長內生動力。產業梯度轉移是促進區域協調發展的重要途徑,是大國優勢的重要體現。政策性推進東北振興效果不夠明顯的主要原因是東北振興缺少承載多維產業發展的宏大載體。

二、構建內暢外聯的東北亞國際大通道之意義

打通水系脈絡,形成生態經濟帶。松花江全長1927公里,可直達太平洋;遼河全長1345公里,注入渤海,然而這兩大水系卻並不相通。開挖遼河和松花江流域之間的運河,則是解決這個問題的最好辦法。松遼運河開通後,將形成歷史性跨越的東北亞國際水運大通道,東北地區水網體系連成一片,貫穿145萬平方公里、滋養1.1億人口,形成近7000公里的河流網路和承載巨大潛能生態經濟長廊。

打造內河經濟帶,更好融入國內大循環。德國「命運之河」萊茵河極大地服務了萊茵河腹地的河網經濟,推動了河岸各國的經濟發展。水運大通道經由「南向江海聯運」連接長江流域、京杭大運河、贛粵運河和江淮運河等,增強東北地區作為東北亞地理中心的聯通輻射功能,實現國內大循環。

銜接「一帶一路」新通道,參與國際大循環。按照資本從高階向低階流動、資源從低階向高階流動的模型規律,遠東地區的資源和南方發達地區的資本將在東北滙流。水運大通道是我國銜接中國——東北亞——北冰洋東北航道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南向江海聯運」和「北向江海聯運」,直接實現「中外中」和「中外外」的兩個市場、兩種資源的大循環,加強東北地區與歐洲腹地國家的物貿流通。

三、建設東北亞國際水運大通道的可行性

有關計劃已有研究基礎。清康熙二十二年提出開掘松遼運河的設想。孫中山在「建國方略」中對開掘鬆遼運河做了科學的設想和精闢的論述。1960年國家計委完成「松遼運河規劃報告」後因國民經濟調整而停建。1996年交通部批覆的《黑龍江和松遼水系航運規劃報告》中提出建設松遼運河。近十幾年來,完成必須的前置性水利工程,只差運河開挖。

技術經濟可行性。松遼運河開挖僅112公里,所處地質地貌大多為平原地帶,技術上容易實現。比照京杭運河、平陸運河和漢湘桂運河建設規模,松遼運河的建設投資規模在1000億元人民幣左右,建設成本相對較低。

四、建議下一步工作

打通水系脈絡,形成生態經濟帶。松遼運河工程涉及不同水系,體系龐大,涉及面廣,其建設規模、用地規模和投資規模較大,對生態環境和流域間水資源配置等影響較大。需要國家相關部門,如國家發展改革委、交通運輸部、水利部等組織開展東北水網規劃設計工作,要求對松遼運河建設必要性、借水行舟的可行性及航運發展需求等開展專題研究論證。

打造內河經濟帶,銜接「一帶一路」新通道,更好融入國內大循環,參與國際大循環。暢通東北地區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疏通重要水運通道,對於促進東北地區發展和全面振興具有重要意義。國家相關部門做好東北水網建設規劃編制工作,指導有關地方交通運輸主管部門,結合發展實際,深入開展松遼運河相關研究論證,推動水利、航運融合發展。

東北亞國際水運大通道以承載多維經濟結構並行發力的宏大載體方式服務東北經濟的深度發展、國家戰略有效實施,促進中、俄、日、韓相互間物資和人文交流,成為整個東北亞地區新的經濟增長極。

香港金融發展協會主席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