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0年2月24日

莫乃光 專業議政

援助中小企及IT人才 創科局責無旁貸

上星期五立法會財務委員會通過政府成立300億元防疫抗疫基金,以推行各項急切措施應對疫情。雖然如此,部分項目細節欠奉,在倉卒之間便已被通過。

如果政府願意投放8億元研發未買到的原材料、不知疫情結束前能否投產的可重用口罩,希望下星期公布的《財政預算案》以更大力度實際支持香港的創科公司、IT中小企、初創企業和科技人才,不要對IT界正面對水深火熱的危機視而不見,繼續活在平行時空。

創科局申請8億元研發重用口罩,文件毫無推行細節的具體計劃,只有寥寥162個字,可謂字字千金。筆者希望政府盡快解決採購生產口罩原材料問題,幫助有意營運者購買原材料,否則若廠房技術具備後獨欠原材料,公帑便付之東流。

隨着環球經濟環境轉差,科技界尤其是IT公司面臨嚴峻的資金流寒冬,過去數年毫不容易建立起的創科生態圈隨時被肺炎疫情淹沒。300億元的防疫抗疫基金內包括撥出3.8億元向科技園、數碼港及工業邨等租戶寬免6個月租金,但只能幫創科界部分公司應付燃眉之急。

經濟惡劣必須解困

在這些園區和工業邨外尚有大量自食其力的資訊科技中小企、初創企業正在辛苦經營,受到內地經濟和供應鏈影響,手頭上的現金流不知能否撐過今年。另一方面,前線IT人亦向筆者反映非常擔心工作朝不保夕,合約制之下或不獲續約、隨時要減薪、放無薪假期甚至被即時裁員。財政司司長一向對企業援助較大手筆,今年會不會在預算案幫助這些真正最有需要的前線一群?

可以預料不少企業都開始減薪、無薪假期甚至炒人,更大規模的裁員潮可能在未來一兩季陸續浮現。面對自金融海嘯以來最大的危機,筆者早前向財政司司長提出多項實際要求,支持本地IT公司和IT人,達致保就業撐本土科技業界。

為IT界解困刻不容緩,我早前向財政司司長提出多項建議,要求政府在下星期公布的《財政預算案》中提供更多實際措施,幫助IT界企業、初創公司和前線IT人度過嚴冬。當中重點包括筆者建議10億元為中小企設立的過渡性貸款計劃,協助解決短期資金周轉。

另外,亦可提高市場對科技人才需求,進一步擴大「研究員計劃」和「博士專才庫」資助範圍,對象由全港指定科技範疇、研發活動的公司,擴展至資助本港中小企聘請創新科技、 計算機科學、電腦工程等專才和畢業生。投資本地科技人才方面,筆者建議向香港IT人派發每人5000元進修券、提高個人進修開支扣稅額、以扣稅鼓勵企業投資員工培訓。

推動彈性在家工作

今次武漢肺炎的其中一個最大影響,是令更多大企業、政府部門等須安排員工在家工作,從而須採用雲端服務支援團隊管理、視像會議。然而,疫情期間筆者觀察到不少公營機構和政府部門明顯在硬件和軟件方面的預備度不足,例如缺乏流動裝置和技術配套,令員工仍須冒上風險每天返回辦公室。

筆者建議增加目前40萬元的科技券資助額及放寬申請限制,並為本港中小企申請以科技券設立在家遙距工作系統提供特快審批。政府本身亦應撥出更多資源,加快把更多公共服務的系統全面數碼化,改善政府部門及公營機構應付員工在家工作所需的軟件和硬件,為本地初創及中小企業創造更多商機。

幫助中小企方面,政府應善用包括智慧政府創新實驗室、簡化採購程序和政策等幫更多中小企投得政府合約。

筆者建議仿效倫敦,進一步改善目前政府「電子採購計劃」,提供更方便中小企搜尋所有政府合約的平台,預先通知未來相關政府部門投標資訊、提供網上工具方便中小企提出及跟進其申請、透過chatbot為中小企提供有關投標的資訊,提供自我評估工具幫助改善入標的成功機會。

《財政預算案》應雨露均霑,兼顧企業和個人,透過創造市場、創造職位、刺激企業招聘和投資人才培訓,全方位支持IT界共渡難關,才可讓業界克服今次嚴峻的危機,並創造新出路。

莫乃光  立法會(資訊科技界)議員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