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3年9月16日

李臻 經管錦言

從日本核污水排海看話語權

日本政府一意孤行,將福島核電站的核廢水排放至大海。內地、韓國、國際社會、以至日本國內部分民眾都十分擔心。

上月在一次社交聚會碰上城大的海洋污染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梁美儀,談起我於港大本科也是讀環境科學,亦修讀過海洋生物學的課程,彼此談得頗投契,話題自然亦涉及日本核廢水排海事件。

梁美儀認為,日本官方的說法有些公關技巧上誤導,只強調氚輻射量低,但由於這些核廢水曾直接觸及堆芯內核燃料,有可能含有不同種類放射性物質。

國際原子能機構報告也指出,除了氚之外,核廢水最少有七種放射性輻射物質如鍶、銻、銫等,都可能隨食物鏈積累。

西方媒體環團大玩「雙標」

事實上,東京電力公司數月前在福島港灣捕獲的一條魚,體內銫含量就超出法定標準180倍。而且,他認為這次預計排放時間長達30年,不單史無前例,亦開了一個很壞的國際先例。要在30年這麼長時間進行排放工程,整套淨化處理系統必須要有長期及有效管理計劃。這麼長時間能否一直保持系統不出意外或嚴重故障,實在是一個很大問號。因此,無論從什麼角度看,這都是一件令人擔憂的國際環保大事件。

奇怪的是,一直把環保議題放到極重要位置的西方媒體,和很多以往透過激進行動表達訴求的國際環保組織,卻相對地冷處理這單大新聞。亞洲一些受影地區的媒體和環保分子,也不合比例地低調。讀者可以想像,如果這次排放的國家不是日本,相信早已面對西方媒體排山倒海式鞭撻,環保組織必以激烈行動去阻撓。因此單看這次事件,已可見在國際事務上取得話語權是何等重要。

本地媒體外國消息及影片來源,一直都主要來自西方的通訊社及媒體,關於日本消息也主要是源自日方傳媒。所以,當西方和日本媒體以較「正面」語調及相對低調地報道核廢水事件,香港本地的報道或多或少也會受其影響。事實上除了新聞資訊,長期以來很多娛樂節目及電影電視劇集都是源自歐美日,不少香港人亦喜愛日本文化及經常到日本旅遊。因此,這次本港部分核廢水的相關報道也有部分傾向日本的情況,這正是西方媒體及日本軟實力某程度上的展現。

話語權是一項十分重要的權力,不單可以左右「Agenda Setting」(議程設置)和影響公眾的觀感 (perception),掌握話語權的一方更可定義國際事務,制定國際間遊戲規則,並對不同事情的是非曲直按照自己的利益來解釋,佔據「道德高地」,同時甚至可以是殺人不見血的武器。當然,不是指所有西方媒體和個人都甘願當「武器」,現時還有不少新聞工作者是專業及相對持平的。不過,始終東西方媒體在意識形態及認知上有落差,甚至部分人會以雙重標準去看國際間的大小事務。因此,努力壯大在國際間的話語權,讓世界聽到我們的聲音,對建設軟實力十分重要,也會影響我們自身的施政及有需要時採取反制措施的效果。

港媒應善用得天獨厚角色

然而,要取得在國際間較大的話語權是一件浩大的工程,這關係到國力及長遠有效的公關品牌策略,但卻是一件值得花資源研究的大課題。其中一項最有效的策略,是建立出國際一流的媒體機構,不單向內地及港澳台地區提供持平及較公道的新聞資訊,更可以向世界輸出自身的訊息及協助控制國際間的輿論。

目前距離這個目標雖還有一段路,我們仍然可以不斷改善國際間的公關工作,包括建立正面形象、更多主動出擊及更迅速地回應國際事件和化解危機等。當然,外交上建立更大的朋友圈,與更多友好國際媒體建立信任及合作,也有助提升國際間的話語權。

作為香港的媒體,我們擁有「一國兩制」及東西文化融合的優勢,香港更是大量國內及海外媒體的集中地。因此,我們更應該採納多些不同角度、以更客觀的視野,去看待及報道內地及國際消息,而不只是以西方通訊社及媒體作為報道的消息來源。這樣,我們才能發揮香港媒體得天獨厚的角色,以及在協助國家爭取國際話語權上貢獻一份力量。

作者為香港科技大學工商管理碩士校友會會員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