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3年5月6日

廖群 神州瞭望

金融政策要力谷報復性復甦

今年將是我國經濟從持續3年的新冠疫情中復甦的一年。就復甦強度而言,有兩種前景,一是恢復性的復甦,即經濟增速恢復到疫情前或當前階段潛在經濟增速的5.5%左右。二是「報復性」的復甦,即經濟增速不僅恢復到疫情前的速度,而且把前3年特別是去年的增長損失基本補救回來,達到7%左右。

鑑於過去3年新冠疫情造成的嚴重增長損失,人們當然希望實現「報復性」復甦,以把增長損失盡快地補救回來。但從可行性角度,到底將會是那種強度的復甦?還是恢復性的「報復性」?這先是取決於我國防疫措施放開後人民生活何時恢復到正常狀態,再來取決於各項經濟政策的促進。

令人鼓舞的是,疫情在我國已提前收尾,目前人民生活已經基本上恢復到了正常狀態,能否實現「報復性」的復甦就要看經濟政策的促進程度了。其中,金融政策的促進尤其重要,應在以下幾個方面發力。

幣策加碼放寬支持小微企

首先是加碼貨幣政策寬鬆。對現代經濟而言,貨幣流通量,或市場流動性是有效需求進而經濟增長的必要條件。今年要促進經濟復甦,貨幣政策自然應該保持寬鬆,而要促使「報復性」的經濟復甦,則保持寬鬆還不夠,應該加碼寬鬆。我國的貨幣政策仍有較大的寬鬆空間,當前我國銀行的法定存款準備金率為7.8%,大大高於其他主要經濟體;1年期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3.65厘,也高於大部分的主要經濟體。為促使經濟的「報復性」復甦,今年我國應該降準3次或以上,降低1年期LPR 20個基點或以上,同時展開頻繁的逆回購等公開市場操作保證市場流動性處於充裕狀態。

其次是加大力度促使小微企業順利復甦。小微企業是過去3年來受新冠疫情影響最大的經濟實體,也是復甦最為困難的部分,同時是我國經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供給端直接影響消費產品和服務的提供,在需求端又決定就業和中低層居民收入進而消費的高低。因而,小微企業能否順利復甦是整個經濟能否「報復性」復甦的關鍵,今年金融政策的重要任務之一應該是結構性或定向性地支持小微企業順利復甦。為此,應該更大力度地對小微企業實施定向性減息或降準,同時放鬆小微貸款的發放標準,以加快小微貸款的發放進度。

再者是促進房地產業有力復甦。疊加疫情和前些年房地產調控的影響,房地產業是過去3年來下滑最快和對經濟增長影響最大的行業之一,不僅在供給端衝擊建築業,更重要的是在需求端削弱購房需求進而家用電器、家具及裝修等一系列的住房相關消費。故此今年整個經濟的「報復性」復甦在很大程度上依賴於房地產業的有力復甦。因此,鑑於房地產相關貸款占銀行貸款餘額的40%左右,大型國有銀行應該緊密配合政府的這一政策調整,從開發貸款和住房按揭貸款兩個方面分別加大對於開放商和購房者的資金支援力度,促使房地產市場有力復甦,為整個經濟「報復性」復甦提供強勁動力。

提速發展年輕人消費貸款

另外是加速發展針對年輕人的消費貸款業務。當前我國面向年輕人的教育、購車、購物、旅遊及租房等用途的消費貸款業務規模相對較小,是我國銀行業的一個弱項,從銀行普惠金融的視角應該加大規模,今年從加快消費復甦的角度更應加速發展。年輕人是一個很大的群體,從人口數量來講就是消費主力,更重要的是其消費傾向高於中年和老年人,追求高大上,很多為月光族,對於促進居民消費從而經濟的復甦具有特殊的意義。

此外是加大對基礎設施投資的金融支持力度。基礎設施投資是典型的凱恩斯主義,以快速生效的乘數效應提升經濟增長速度。今年我國財政政策促增長的重要手段之一便是加快基礎設施投資。但財政資金有限,還需要社會配套資金的支援;銀行貸款、投資基金和開發性金融債券將是主要的配套資金來源。因此支持基礎設施投資也應是今年金融政策的重點之一。至於我國基礎設施投資空間有限的觀點是短視的,但其實傳統基礎設施仍有改善空間,新基建更是潛力巨大。

作者為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首席經濟學家、全球治理研究中心首席專家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