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3年2月14日

廖群 神州瞭望

過去12年中國經濟增速換檔

很多人注意到,經過1978年至2010年長達33年雙位數(年均10%)的超高速增長之後,過去的12年,即從2011年至2022年,除了2020年至2022年間受新冠疫情衝擊大幅波動外,內地經濟或國內生產總值(GDP)的增長速度持續並逐年地放緩,且放緩的斜率還不小,如【圖1】所示。

如何看待這一放緩及其結果呢?

根據羅斯托(W. W. Rostow)經濟成長階段論, 一國的經濟發展必然經過起飛、成熟和高額群眾消費三大階段;起飛階段經濟高速增長,成熟階段增長放緩,高額群眾消費階段增長進一步放緩。

起飛到成熟 階段自然演進

如果以10%或以上為超高速、6%以上為高速、4%至6%為中高速、2%至4%為中低速和2%以下為低速作為標準的話,世界經濟史的研究表明,人類歷史上只有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若干個亞洲經濟體曾經歷了長達20年以上的高速經濟增長,包括1950年代初至1970年代中的日本,1960年代初至1990年代中的亞洲四小龍(南韓、中國台灣、中國香港和新加坡)和1970年代末至2010年代末的中國,以及1990年代初至今的印度和越南。

日本和亞洲四小龍在高速增長期後GDP增速增長不斷放緩,表明經濟發展從起飛階段向成熟階段過渡;這正是上述羅斯托經濟成長論所預示的結果。

內地經濟也必是如此,超高速增長後告別起飛階段而向成熟階段邁進,隨之增長速度放緩。過去12年正是內地經濟從起飛階段向成熟階段的過渡時期,增速從前33年的超高速水平放緩,從而「換檔」至一個較低的水平是經濟發展階段演進的自然結果。

優勢依舊 遠勝其他經濟體

日本和亞洲四小龍的GDP增速都在高速增長期後的第一個12年快速地回落至中高速(4%至6%)或中低速(2%至4%),然後,除新加坡外又更快速地回落至中低速甚至低速(2%以下),例如日本。

但中國有所不同,GDP在33年超高速增長後的過去12年的年均增長6.6%,仍為高速;期間,前9年,即2011至2019年,年均增速達7.3%,更為高速;後3年,即2020年至2022年,受新冠疫情衝擊才降為4.5%,進入中高速區間。

如此的12年GDP年均增速在世界主要經濟體中繼續排名第一,比全球平均高3.9個百分點,比美國高4.6個百分點,相較同為快速增長的新興經濟體越南、印度和印尼分別高0.6、1.1和2.0個百分點,如【圖2】所示。因此,過去12年內地經濟增長速度雖逐年放緩,但仍大幅領先於全球,不僅顯著高於發達經濟體,也明顯快於其他新興經濟體,包括增長勢頭強勁和市場廣泛認為正在追趕內地的印度和越南。

而且,就高速或超高速增長期後的第一個10年的GDP年均增速相對於高速或超高速增長期年均增速的下降幅度而論,內地為33%,大幅低於日本和亞洲四小龍的45%至57%,說明內地經濟在超高速增長期後的放緩速度明顯慢於這些經濟體在高速增長期後的放緩速度。

這是中國經濟在如何告別經濟起飛方面優於其他經濟體之處。了解這一點,對於過去12年內地經濟增長的放緩及放緩的斜率就不會感到驚奇了。

因而,過去12年,內地經濟增速雖逐年放緩,但年均仍然保持高速,處於從超高速經高速向中高速換檔的歷史階段。

如前所述,換檔有歷史必然性;換檔過程中仍大部分年份保持高速,則優於其他曾經高速增長的經濟體,一是由於換檔前的起點更高,為超高速,二是因為換檔的過程較緩。那種對於過去12年內地經濟增速下行太快和換檔過程太急的擔憂是有道理的,但起碼從國際比較的結果來看不必過度,有其必然性。

作者為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首席經濟學家、全球治理研究中心首席專家。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