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4月21日
全球通脹升溫、美國聯儲局加快收水,以及中國疫情發展,可說是近期市場的三大負面因素,但作為投資者,也不能只看利淡因素,亦要全盤了解市場的發展。早前全球股市未能突破2月高位,短期技術圖表顯示出橫向趨勢。雖然美國10年期國債孳息率突破了2.75厘的阻力,但投資者的倉位看起來有些緊張。美國10年期與2年期孳息率曲線是一個關鍵的經濟增長前景指標,在本月早些時候曾短暫出現逆轉而引發衰退恐慌後,該曲線已連續第二周變得傾陡。
在聯儲局加息預期飆升的背景下,美滙指數漲至100以上的兩年高位,但在上方約3個百分點的位置將面臨強勁阻力。我們首先關注的是即將到來的美國第一季度企業盈利。自2020年第四季度以來,美國每個季度的盈利都一直超過市場預期,成為疫情爆發後復甦期間股市牛市的基本驅動力。這一次,超出盈利預期的門檻很低,因為市場普遍預期第一季度盈利增長只有6.1%。扣除受惠於原油價格飆升的能源板塊,投資者對盈利增長的預期大致是持平。由於市場普遍估計收入增長11%,市場顯然擔心工資和物料成本的上漲會侵蝕企業的盈利能力。
成本轉嫁消費者 帶挈利潤
通脹及其各種驅動因素可能對利潤率至關重要。受俄烏戰事衝擊,能源和食品價格推動整體美國通脹率飆至8.5%的40年新高。這些價格因素或滲透到其他行業,使通脹率在更長時間內保持較高水平。
然而,當深入觀察時,核心通脹率按月降至0.3%,低於普遍預期的0.5%。由疫情驅動的商品通脹開始有消退跡象(例如二手車和卡車的價格下降3.8%)。隨着經濟逐漸重新開放,包括住房、機票和醫療在內的服務業通脹正在加劇。後者是一個好跡象──反映企業能夠將更高的成本轉嫁給消費者。由於服務業佔美國經濟規模達四分之三,這可能對美國企業利潤有利,繼而利好股市。
在這種背景下,亞洲不計日本的前景看來似乎不確定性較低。在中國,上海「三區」劃分和其他一些城市的疫情防控壓力緩解,可能是一個積極的訊號。與美國和歐洲相比,股票估值具有吸引力,我們續增加亞洲不計日本股票(包括中國股票)的倉位。
作者為渣打香港財富管理投資策略主管。他為《信報》/信網撰文,分享對環球投資市場觀點。
訂戶登入
上一篇: | 黑石創辦人最後悔的事 |